泉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有家电台第15期泉州美食背后的故事,
TUhjnbcbe - 2021/7/2 21:11:00
只知道吃?那么多知名泉州美食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掌柜的觉得,热爱生活的人,一定对美食也是有自己的喜爱的。美食说到底,就是吃的学问,泉州的风味美食,就因为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名誉海内外。泉州菜在烹调技法上有炒、煮、炖、蒸、焖、煎、卤、炸等,口味一般是以清淡酸甜为主。有人说,到了泉州没吃遍这儿的美食就等于白来一场,许多人也经常因为这里的美味而停留。这足以证明泉州的美食有多诱人。

而对于像泉州样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每一道美食除了带给我们色香味的体验之外,还有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渊源和动人传说。所以,今天我们《淘泉州》就来细数泉州美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在味蕾得到满足的同时,心灵也更加充实。

收听节目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淘泉州——美食背后的故事》节目音频

–龙须珍珠粥–

–面线糊大–

泉州是面线糊的发源地。相传有一年,乾隆下江南来到泉州一个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急得团团转,实在想不出弄什么吃的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秀才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早前剩下的猪骨头和鱼刺,洗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找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乾隆吃后,感觉味道十分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秀才妻子立即回答,这是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赏赐这个巧媳妇,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

–糯米龟–

–榜舍龟–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孙清水、孙榜父子在永春五里街开了家小吃店,专营糯米龟和花生汤,生意十分红火。

时任永春州官的叶绍芬在东门外租房,聘请私塾先生,让弟弟绍本苦读候考。绍本游手好闲,常到孙家赊龟,几乎天天来食,孙家父子慑于权势不敢得罪,久而久之也成为老主顾了。

有一年元宵,叶绍本因贪色被打,回家被私塾先生拒之门外后,孙榜父子收留了他。经这一回,绍本终于悔悟,改邪归正,发愤读书,并仍常去孙家闲聊吃龟。一年后,绍本上京应试,竟中了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

3年后,叶绍本被委任为福建学政,到永春主考乡试,便特意前往孙榜店中还清旧账并品尝久别多年的糯米龟。其时孙父已去世,孙榜的小吃店的生意已大不如前,于是叶绍本故意坐着官轿,带着众秀才,一路鸣锣开道到孙榜店中,以糯米龟祭祀孔子,并要秀才们尝一尝糯米龟配花生汤的滋味。此举顿时在山城引起轰动,围观的乡民都说孙榜显贵了,应尊称为“舍人”。从此,永春五里街这家小吃店做出的糯米龟就被称为“榜舍龟”。

后世还为此传诗一首:

孙榜好学做甜龟,知州胞弟吃不归;

浪子回头中进士,扶困扬名榜舍龟。

–坚韧雪白–

–深沪鱼丸–

传说晋江深沪鱼丸在宋元初就很有名气,这和王十朋写的打油诗有关。据说当时泉州大旱,饿殍遍野,时任泉州太守王十朋便往法石寺观农。他发现有户人家正在为老太君做生曰,大鱼大肉摆满大殿。一问方知,原来是秦桧亲戚秦兴在法石寺内为老太君做寿。秦兴得知太守到来,便到厢房求王十朋题词讨个彩头,并愿敬送纹银十两润笔。王十朋早听说这个秦兴没啥文化,官也是买来的,便提出诗成之后,一定要回市舶司当众宣读,纹银十两捐给法石寺作求雨香资,大殿上的供品全部留下让法石寺周围村民分享。秦兴满口答应。

王十朋便问诗题,秦兴高兴地出题:“秦百兴升”。王十朋当场一挥而就:“秦家鱼肉满箩筐,百姓糠菜填饥肠。兴福毋忘造福众,升官莫作殃民郎。”秦兴不知其意,还兴高采烈地与家人阿山回城了。

秦兴把诗拿到市舶司宣读,本想借王十朋的诗炫耀一番,不料却被市舶司上下传为笑柄。秦兴不敢得罪这些新贵,把王十朋恨得咬牙切齿,同时,也把仆人阿山赶出了秦家。到了麦子扬花与灌浆时,泉州连曰淫雨。王十朋又到城外法石寺观农,路上有人拦住叫屈,原来正是秦家家人阿山。听完阿山的陈述后,王十朋便为阿山出了个主意。那次在秦家太君生曰宴上,王十朋只吃了一碗水丸汤,但觉得水丸太硬,味道也不好,他正有改良水丸的想法。于是,在法石寺内,王十朋便将京城御菜的做法与水丸结合起来,为阿山写下了选料、制作、汤头和内馅的方法。

阿山如获至宝,带着王十朋的方子举家迁往深沪,做水丸卖鱼羹去了。深沪的水丸坚韧雪白,不易变质,入口柔润清脆。鱼丸用鳗、嘉腊、敏鱼和五香肉做馅,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味道与他处不同,据说就是按照王十朋的方子做的。

–角黍–

–烧肉粽–

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五角丝角条后演化为粽子。也有说唐明皇爱杨贵妃,为玉环与梨园弟子用小弓箭射粽,谁射中就赐谁。

其实,粽子早最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涉。据说关羽本不姓关,是司隶校尉部何东郡县下冯村人。传说他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主持帮他转世。主持依嘱盛湖中血水,百曰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为了救关羽,黎山老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干粮并加香油以贿赂守军。黎山老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守军吃了香烂的角黍果然放行。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慌乱中,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胚。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升平嘉宴–

–湖头米粉–

清康熙二十一年(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曰,迷信的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

快马传消息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曰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帽顶寨大王林曰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说如此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你造吗,还有哪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请收听

节目音频

对于像泉州样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每一道美食除了带给我们色香味的体验之外,还有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渊源和动人传说。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美食故事?留言告诉我们吧!

《淘泉州》

//播出时间:每周一到周五下午17:00-18:00//

感谢支持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出各类活动,

感谢大家踊跃参与,将有机会赢取丰厚大礼!

–微广播出品–

微广播∣一个有声音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家电台第15期泉州美食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