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泉州特色的婚庆食品,花包的寓意格外吉祥美好,一来“花”的发音同“发”,且是面团发酵制成,寓意着家族兴旺发达;另一方面,花开既代表富贵,又暗含“开枝散叶”之意,蕴含着希望媳妇为夫家多多生养。
过去泉州古城人办世事,大花包是男方挑给女方必不可少的盘担彩礼之大项,也是分发给街邻四坊、亲朋好友,告知喜庆婚期的一道手续,意在把喜气分享给亲戚朋友、四邻亲众,告示某家有男准备成家立业,希望大家共享吉庆喜乐,敬请关照,又表示厝边头尾内外大发,大家同发。
依闽南的传统婚俗,纳彩的礼物中,除金器外,花包和鲜花最重要,其数量也是最多的。在过去,嫁女的人家分送亲戚和厝边花包不仅是礼数,而且花包数量的多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亲家的身份高低和富裕程度,因此女方家大多希望男方能多做花包,据说,还常有亲家之间因为花包数量的问题相争不下,甚至因此拖延了婚期,可见花包在闽南人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传统大花包轻的有九两,重的有近两斤,有时候根据客人的要求,还可以做得更大。因大花包由面粉发酵而成,掺与红糖蒸制,有些经济富裕的大方人家还要特别定制有红糖、红豆、芝麻、冬瓜糖做内馅的花包,以期让亲邻祝福建家立业的新人,今后能大发大富贵,合家合族兴旺发达。
花包蒸熟出笼后,或蘸食用红粉印成多角形花瓣,或贴上印有花开数瓣的油皮纸,物资紧缺年代,大花包甜香绵软,既沾喜吉气,又是裹腹佳品,当早餐、做茶配都是一款很好的佐餐小吃。一口咬下去,香甜脆的口感瞬间让味蕾得到满足,尝过真材实料的古早味,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长辈那么爱吃糕糕粿粿。
(辑自《泉州老口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泉州史志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