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木偶戏,一般认为起源于汉代,已经有年以上的悠久传承历史。中国的木偶戏,又是个分布非常广泛、品种非常丰富多样的庞大艺术家庭。根据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就有12项木偶戏名列其中。他们是:“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矸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分布于福建、辽西、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陕西、浙江等地。此后,国务院又陆续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又有许多种木偶戏名列其中。可以说,木偶戏遍布中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海峡两岸。
由于各种名样的木偶戏,在长期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紧密相连,都有各自不同的传承发展轨迹与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命史和艺术特色及内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能把中国木偶戏完全读清楚的学术著作。因此谈谈个人对泉州提线木偶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影下的传承、发展与传播方面的情况,希望各位对泉州提线木偶戏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一、古代中国木偶戏的传承发展
1.从“俑、偶”到“傀儡”
“俑”和“偶”起源于中国的原始社会,说来话长。简略地说,“俑”指的是古人用草木束札、竹编纸糊,或是用土、石、陶等材料塑制的人形或动物形陪葬品。而“偶”主要指木头雕制的人形或动物形。古籍中关于“俑”和“偶”的记载甚多,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这么漫长的岁月里,古人常将“俑”与“偶”两相混称,说明在古人心目中“俑”和“偶”并无本质区别。
我们的祖先,打心底里相信,当人或动物的肉身死亡之后,他们的灵魂并不随肉体消亡。灵魂将脱离躯壳,去到凡人肉眼难见的所在——阴曹地府或神国仙境。这些不死的灵魂,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