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城简史
春秋战国时泉州为闽越国地,吴、楚、越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沿江面海而居,江河近海航道中舟帆相继。吴(年)以南部为建安郡,唐(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泉州为建安南安武荣州县地,唐景云(年)武荣迁入泉州,年析东南地置晋江县。晋江磁灶古陶瓷,通过梅溪运抵溜石出运。泉州市东门外华侨大学西侧碗窑村的瓷器就近到浔美古码头出运。年泉州“子城”,城围三华里,四城门头——行春、肃清、泉山、崇阳。年节度使留从效扩至七城门——仁风、义成、镇南、朝天、通淮、通津、临漳,形成城围20平方华里,即“旧罗城”扩城时植刺桐,故称刺桐城、刺桐港。
年析晋江地置惠安县,割莆田仙游为兴化军,长泰划归漳州,时领七县——南安、晋江、永春、德化、安溪、同安、惠安。南宋(年)原镇南门外至晋江北岸一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故在濒江一线加建防洪墙,名曰“翼城”,西起原临漳门沿破腹沟北岸经马头埙沿五堡溪北岸过浯浦桥转北沿东鲁巷接于通淮门。商船到泉州晋江下游北岸乘潮经上淮、下淮、淮口进入南护城河边交易,另经车桥头圆通港交易,又从镇南门东到通淮门、西到临漳门,开辟二条新街即:涂门街、新门街。虽历经千年,沿街一大批古寺庙如府文庙、清净寺、关岳庙保存完好,新罗城“八卦”沟成为排水水渠和过驳通航水道。
北宋末(年)泉州新门街水门设“市舶司”,历时年的“市舶司”收税逐增,前后修城多次,在城南江边相继建九个码头泊位——盐馆口渡、海关口渡、富美渡、下渡厂口渡、妈宫口渡、登瀛渡、新街渡。船泊江边,由小舟经城五堡、四堡、三堡下的破腹沟入新门街水门,在“市舶司”办理海关、海事、港务、口岸、外事手续。外港——后山(后渚)、乌屿、浔美渡,洛阳一镇三大桥梁:洛阳桥、盘光桥、无尾桥。年泉州为泉宁省,年复立“泉州分省”,成为分省省会,后又归入福建省。元朝(-年)泉州人口逾百万,是全国达20万户以上八个州府之一。
泉州港与埃及亚历山大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中心港位置:“泉州城的主港在城南晋江岸边,市舶司设在城南水仙宫,即今之水门巷、舶司库巷附近。它的港区包括泉州湾和晋江、洛阳江下游的许多港澳在内,如围头、安海、石井、后渚等地,后渚港在泉州湾内,是泉州的主要外港……”①后渚元代曾是出征日本和爪哇前集结的军港,是外来商船的候泊港,乘潮入晋江沿岸“渡”头。宋赵汝适《诸番志》“海外诸国距中国远近,皆为泉州为起点,”记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二、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缘由
(一)优越区位、自然条件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台湾海峡“管峡效应”和季风、洋流。有独特的风、浪、流条件,又是全国沿海最大潮差的地区,处于晋江下游感潮河段,利于乘潮靠泊和修造船。城南主港九个码头泊位有三条疏港路,一条水路至德济门进入市区。
(二)政治因素
泉州港城在南宋的崛起,除上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外,还与宋金战争所引起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宋金战争中金人南下,宋朝廷由开封退守江南偏安于杭州,这时泉州一度成为宋王室避难苟安的后方基地,年宋高宗下令往泉州退避,余人皇族退居泉州,设置“南外宗正司”,为宋朝皇家在泉州的留守机关。泉州未遭受战火的破坏,江浙一带遭到战争骚扰的时候,泉州有乱中得安的优势,北方各港的航海贸易大量向泉州转移,促使泉州港快速地兴盛起来。元军年攻克杭州,结束偏安年南宋王朝。元世祖派人策反泉州蒲寿庚归元,泉州城免受战争破坏。当时泉州与广州为我国两大对外贸易主港,元军南下攻克广州,广州港破坏很大,泉州奠定了“东方第一大港”地位。
(三)先进的航海、造船、建筑技术。
1、航海技术
(1)潮汐的研究
先民在航海实践中发现了潮汐变化与月球运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北宋年吕昌平编制的《四海潮候图》,提出理论大潮时差与当地大潮实际出现时刻之间有固定差数,这个数据与现代正规半日潮每日推退50分钟左右相差甚微。现在我国每年出版的潮汐表可以验证。
(2)航海图的绘制
航海图是指能在茫茫大海中引导船只航行的一种地图。宋末《海道经》早于西方二百多年。
(3)指南针的应用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用于航海。最早是用磁石对钢针进行磁化制造指南针,先造水浮针(年),后发展成为罗经,年便形成了24个方位的航海罗盘。到郑和下西洋时,发展成为48个方位干罗经。
古代船舶靠风航行,宋元泉州市舶司官员每年都举行“祈风”、“祭海”仪式,祈求风浪平静,航海平安。最初祈风在九日山,留下关于祈风记载的摩崖石刻,后来祭海在晋江边的真武庙,有“吞海”古石碑。到了元代祭海神天妃,天妃是从事航海活动创造出来的一个海上护法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天后宫都具有泉州天后宫的建筑格式。
2、造船技术
(1)船舶结构
泉州出土的远洋海船,都有断面很大的龙骨,并在船舷上部增设“大■”,以增加船舶的剖面系数,提高船体的强度。更为突出的是设有多道水密隔舱壁,除有利抗沉之外,更重要是增大船体的横向强度。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船长30米,宽10.5米,水线长27米,载重吨,有13个水密舱,两舷由三重杉板搭结钉合,船底用二重板钉合,板隙塞实麻线、竹茹、再以桐油灰捻缝。宋代泉州“福船”,综合考虑稳定性、快速性、耐波性等多种性能的要求,现在深沪、峰尾还有传承人制造“福船”。
(2)造船工艺和船渠修船。在造船工艺上采用船模放样造船和船坞滑移修造船工艺。
(3)锚。宋以前使用石碇或木石碇,宋代才出现铁锚。四爪铁锚是独创的系泊工具,它投入水中有抓地有力的优点,被国内外普遍采用。
(4)平衡舵与舭龙骨的采用。加固船只,增加承重加深吃水,控制船的方向。
(5)风帆的结构和驶风技术。泉州的竹蓆硬帆较之西方的软帆先进好用,运用独特的半平衡纵帆,使船推力发挥到最大效率。年,马可波罗奉元帝忽必烈命令,护运阔阔真公主出嫁波斯,他“命备船十二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从泉州扬帆启航。所乘的四桅船是泉州建造的。元代的四桅到明代发展五桅战船、六桅坐船(护航)、七桅粮船、八桅马船(攻战兼运输)、九桅宝船(旗舰)。泉州秀涂现存“接官亭”曾接待郑和率领联合船队。
泉州后渚出土的古船,在船板上附着贝壳和巨铠船蛆,为南洋一带的海生动物,这种附生物不但船航行阻水,影响航行速度,而且船蛆会将船板穿孔漏水。泉州内港处于感潮河段,祥芝、深沪渔船休渔时在旧顺济桥下浸淡水(老渔船公称浸须)使船蛆死亡。史前的商周,广西合浦、广东番禹和泉州“湾”海的古港口位置都在江河出海感潮处,为我国最早海上丝绸之路港口。
3、建筑技术
宋元泉州成为国家对外贸易大港,市舶收入占南宋全国收入五分之一,大兴土木,城墙扩建全用石料,建造数以百计的桥梁、码头,塔、寺庙等建筑物。受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的熏陶,形成海丝(泉州)建筑文化。
建设石井对台码头时,笔者登大佰岛发现岛上开凿重二十多吨长条石板的古遗迹。水运至安平桥墩乘高潮安装石梁的先进工法。在没有水硬性胶结材料(世界年才有水泥)的年代,用干砌方式,依靠粗料石很高摩擦系数(f=0.65),砌筑水下、水上建筑物。在海相淤泥质土承载力很小(fa≤5kpa)地基建筑高度达八米以上的墩柱和码头岸壁,其基础处理采用抛石挤淤、长条石纵横叠砌扩大脚基础、横木卧桩(睡木)的“片筏”基础。千年后笔者设计安平码头就采用这种工法,设计和施工干砌荒料石衡重式码头,岸壁高10.5米,建成三个吨泊位乘潮靠泊一千吨级海轮。石建筑技术和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东西塔,东塔高48.12米,立米的石料重达万吨,叠砌仿木层楼式石塔,基础坐落在强风化岩上。塔心八角形石柱,用八根石梁连接塔壁的八根石柱,相当现代高层建筑的“内筒外框”结构,经受八级大地震。
按宋《营造法式》建成的东西石塔,是泉州建筑艺术的顶峰,为全国第一高古石塔。开元寺规模宏大,史迹久远,为全国其他寺庙不能比拟的,寺内主体建筑物——大雄宝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立柱百根。二十四尊“飞天乐伎”,头顶大梁做为梁托,既符合结构力学需要,也极具美感,实为全国所罕见,据说“飞天以波斯古基督教天使安琪儿为形象”,古时泉州工匠艺术灵感来自陆上丝绸之路敦煌壁画的飞天女,更为相像。
府文庙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石结构,红砖白石“出砖入石”,具有泉州特色建筑元素,形成南建筑风格。相邻百米的清真寺高达二十米,用质地坚硬的辉绿岩和白花岗石料叠砌的大门穹顶,采用我国古代建筑藻井一类的石构图案,这在全国建筑物是少见的。
晋江华表山下的草庵,为单檐歇山式石构建筑,庵内供奉摩尼光佛,为一堵天然石壁雕凿而成,特别是佛像的脸、身、手三部分巧妙地利用岩石上天造地的“青草色”、“灰白色”、“粉红色”三种岩石自然色调,使佛像肌肤鲜润、佛光熠熠,背雕毫光四射纹饰,为全国仅存、世界唯一保存的摩尼教遗址,庵前的摩尼教咒语“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为世界绝无仅有的摩尼教碑文。这种建筑源于自然,利用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建筑经典,也独具匠心。
雕作在清源山下的老君岩,是海丝建筑文化代表精品。建成年的崇武古石城,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石头城,新近建成的雕艺博物馆展示精湛石雕技艺,秉承“工匠”精神,不忘初心,传承千年石建筑文化。
记得日本学者说过:“古代东西文明的交流写在中国陶瓷上的,当时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土,昔日的陶瓷依然熠熠生辉。”补充一下,木质构筑物经千年很难保存下来,惟我市盛产优质花岗石和陶瓷、红砖(火头砖),质地好、强度硬,不易风化,建筑的跨海石桥、导航古塔、古码头和砖石古寺庙等建筑物,留下大量不朽的物质遗产。泉州古称佛国,满街圣人,遍地文物,地灵人杰!
三、古老的安平港
泉州城南的“湾”海,呈口小腹大狭长袋状,湾内风平浪静,西湾顶为大盈溪、曾溪汇流出海的曾埭,东湾顶为加塘溪、坝头溪汇流入海的梧埭、西畲,闽南“埭”围垦之地也。晋江《西山杂志》记载:“周有东畲、西畲,西畲地辖晋南,设有西畲酋长,管辖畲人,秦汉隋唐之后,畲人汉化,只存西畲之名称也。根据附近大盈年福建最早出土的青铜器、玉器和年发现石器、陶片、贝壳,华安的岩绘。证实该处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先秦古代越族人与中原就有接触,便有了海上交通。
笔者西非工作经历和安海湾实地踏勘,想像二千多年前安海湾的湾顶有几条溪流流注入海湾,古闽越人居住在近海、溪岸边低丘台地上,后方是茂密森林,古越族人集聚地的集市(墟)最早开发港市,当然与现在的港口不能同日而语。原始的独木舟过渡到木板船再到夏商之交帆的出现,自然风力资源开发,推动海航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据记载:“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前年)统一南越后,将南越地划分为九个郡,以合浦郡为起点,开拓了通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史称‘徐闻、合浦南海道’”。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湾顶淤积成埭,一千年后建造“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与江东桥和顺济桥将厦漳泉联成一体,此时安海港主要在“西市”,桥中(亭)有港口泊位。又过千年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安平开发区,在龙舌尾端部建安平码头,湾口建石井对台码头。
明代中后期实施“海禁”,泉州市舶司撤消。但离府治偏远的安平港,民间海上贸易反而活跃。明代中期是中国航海事业最重要转折时期。这时期出现一个最负盛名安海镇石井人郑芝龙及他的长子、即民族英雄郑成功。年出生日本的郑森(成功)幼时回国,受儒家思想教育,以“恢复中兴,报国救民”为己任,坚持抗清和复台两件大事。致力开展航海事业,养兵18万人,收复台湾时,将登陆地赤嵌城改为安平,随后带去十多万移民,将同乡聚居地换上家乡地名,如东石、白沙、型厝等,传播祖国和家乡文化传统、宗教习俗。
现台湾有多座龙山寺大都是安海龙山寺的分炉,台岛历史最悠久的鹿港龙山寺,其建筑样式完全仿照安海龙山寺,连“通身千眼”的匾额,也是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为安海龙山寺题写传去的。台北万华龙山寺的盘龙大石柱,也是完全依安海龙山寺龙柱造型。北方移民带来中原文化艺术,如南音、和古闽越的唆啰嗹,拍胸舞都伴随安海人远渡重洋传布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见泉州的海丝历史、海洋文化和建筑文化“缘”源流长。
四、近代与现代的泉州港城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厦、福在内的五个通商口岸,福厦经济逐步取代漳泉的地位。民国期间,泉州商人联合组建轮船公司,航行于国内航运。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沿海港口全部封锁,香港沦陷后,美国授华战略物资改由缅甸、印度经缅滇公路运抵昆明重庆等地。日本军舰曾在深沪湾永宁外高登陆到处烧杀掠夺,意在加紧海上封锁。泉州依仗安永德多山的有利地形,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奋勇战斗,福厦于-年相继沦陷,惟泉州城未被日寇占领。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沿海封锁解除,泉州港逐渐恢复,一度短期繁荣。
国共谈判破裂内战爆发,泉州港又遭受打击,航运业几乎停顿。城市依然“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改革开放后,城市常驻人口达万人,人均GDP超过万美元,城镇化65%,环湾建设面积达平方公里,泉州市荣膺国际和国家十多项荣誉称号。
五、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泉州市抓住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年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编制的《泉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战略规划》,阐释泉州建设海丝先行区发展基础与优势条件:华侨资源极其丰富,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华侨总数万人,大部分集中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台合作优势独特。泉籍台胞多万人,泉台拥有地缘、血缘、文缘、法缘、商缘等“五缘”关系,经贸往来和人文往来频繁。民营经济独有活力,被誉为“民办特区”。
海洋文化开放包容。泉州的中华海洋文化海纳百川,自然形成“世界宗教博物馆”。港口区位优势明显。处于海峡西岸港口群中轴,面对世界货运主航道台湾海峡,港宽水深,具备建设“海丝”国际枢纽的巨大发展潜力。提出五个先行方向,规划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古港古城复兴,泉州港成为“海丝”核心区的国际枢纽港,形成引领海西,对接台湾、辐射内陆、联通海丝的发展格局,将泉州建成在“海丝”沿线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作者:泉州市土木学会理事会专家顾问)
参考文献:
[1]彭德清,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2P。
[2]古刺刺港庄为玑著.9厦门大学出版社。
[3]年年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晚报.10.23第2版。
[4]泉州古城踏勘周焜民主编.8厦门大学出版社;.8.P。
[5]西山杂志蔡永蒹(清·乾隆)第96条。
本文选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内部刊物《泉南文化》年6月(总第11期)
NEWARRIVAL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新书推荐
《泉城》是距今百年左右的三本有关泉州的英文书籍的汉译本丛书,一共三册,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出版。
《刺桐双塔》(古斯塔夫·埃克、保罗·戴密微著/林雱姚鸣琪译)是一部至今还无人企及的研究泉州东西塔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的学术专著。《泉水之城》(安妮·邓肯著/周若蘅译)、《中国传奇》(坎贝尔·布朗著/颜玮珏颜瑛瑛译)则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融合中逗留过泉州的两位文化先行者的经历与观察记录。百年回望,还值得今人深长思之。
研究文化,尤其是如泉州这样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港口城市的多元文化,很需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文化总是在人类大空间的聚合运动中积累和发展。水平传播不变论说很难解释世界上双文化冲突、并存、融合的历史现象。唯其如此,国人在寻找和翻检尘封已久的文化载籍时,不惮于认识思维上差异的鸿沟而敢于跨越且坚守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意识。因此,相信透过这三本书,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穿越历史的风云,看到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过去,看到它进步的必然--有忧郁的乡愁,也有永远不泯的家国情怀。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得版权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