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没有经济效益,不值得花时间吗?举几个例子:
西方说“我们发明了经纬度,绘制世界地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你们中国人还闭关自守”。
西方说:“中国的科技都是我们给你带来的。西学东渐以前,你们甚麼科技都没有。”
美国人说:“你们中国人年才来掘金,我们欧洲人已经耕耘了年。你们来享受我们努力的成果。”
德国总理默克尔送给中国习近平主席一幅年的中国地图。他该如何应付?
听到这样的说辞,心里、脸上是怎么个难受?吐气扬眉又是怎么量度?
我们是否已经太习惯无条件接受西方任何不合推理的学说,毫无抵抗?我不晓得,每个中国人的沉默、低头、弯腰的心情,乘以十四亿,如何衡量?十四亿的无奈,消极,自贬,自艾,如何估价?
我目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电视节目访问中国农村的小孩上课的情景:老师一字一句地唸:“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小孩朗声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节目我看过不止一次。每次心头都一阵抽痛。他们长大後,对自己国家的科技信心如何?这些小孩自尊,自豪的经济效益能衡量吗?
让我们回顾东西方首次碰撞是什么一回事。
-年(至正二年至七年),代表欧洲各国的天主教教宗PopeBenedictXII派了以GiovannideMarignolli为首的50位传教士使臣来华,在元大都Cambalec(今北京)觐见元惠宗,呈上国书,开始官方的中欧关系。《坤舆万国全图》上的欧洲绘制粗糙,没有教宗领地,是按照元朝时欧洲送来的地图绘制的,没有文艺复兴的主要城市佛罗伦萨,是因为当时教宗不在意大利,在法国Avignon。文艺复兴到年左右,Medici家族兴起后才开始,欧洲的地图学还很幼稚。
元朝的地图,已有整个非洲的轮廓,虽然不详细准确,表示早就知道非洲,而欧洲人到年才征服非洲西部的CanaryIslands。元朝曾远征日本,因飓风覆没。教宗使者从陆路来,回欧洲是元朝派船从泉州出发,送回欧洲的。因此元朝必然具备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能远航的船只。其实昆明大观楼长联里的“汉习楼船”讲的楼船,有三到五层,非常先进。元朝覆亡,朱元璋的明朝要安内,实施海禁,航海活动停止。永乐称帝後,马上扩大航海。郑和凭着元朝的航海知识基础,无远弗届,但是残缺的文献只记载至郑和到东非为止,今天一直被引用。印尼Beilitung“黑石号”沉船上载有带阿拉伯纹饰器形的长沙窑瓷器,证明唐朝已经通过海路与西亚贸易。以郑和二十万人次的规模,只到东非,还不及元朝,甚至唐朝,不是很笑话吗?
16世纪,西方对中国慕名而来。第一位真正能进入中国,发挥交流作用的是利玛窦。传说他根据欧洲地图学家绘制的地图,创作《山海舆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等全部中文标注的地图。其实,均不是他的原作。光谈《坤舆万国全图》,在这么大的地图上,一般地名不容易看清楚,印刷在书上的地图,只看到利玛窦添加的“亚墨利加”,“墨瓦蜡泥加”,“新以西巴尼亚”等字体比较大的地名,再加上一段他的序言,导致误会,以为是利玛窦绘制的地图,民间无法看到原大的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没有16世纪欧洲在美洲殖民地的重要城市RiodeJaneiro,BuenosAires,没有浓厚天主教气味的SaoPaulo,VeraCruz,利玛窦应该知道的这些城市的。详细看地图,就知道根本不是根据欧洲人绘制的地图制作的。
黄时鉴、龚缨晏两位合著的《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其实里面已经透露重要的线索。两位很耐心把《坤舆万国全图》上个地名做了索引。我也很耐心一个一个查考这些地名在西方地图的对应。一开始就发觉很奇怪,《坤》图上面有些地名,欧洲地图没有。黄、龚两位认为《坤》图是翻译自AbrahamOrtelius()和GerardusMercator()的世界地图。没有对应的地名,他们在索引里注上“原图未有”。我把这些地名记录下来,越来越多,每个洲都有。最奇怪是南北美洲的地名有一半是欧洲地图不载的。美国立国是只有13州,都在Appalachian山脉的东边,因为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在年订立宣言,殖民者不能越过Appalachian山脉,在西边建立殖民地。美国Lewis和Clark-年才从圣路易斯出发,勘探西部地理。利玛窦三十岁来华,没有离开,在北京逝世,他如何准确标示年後欧洲人才知道的美国中部和西部的地理?
黄、龚的书里,许多地名引用PasqualeM.d’Elia(-,意大利耶稣会士,汉译德礼贤)翻译自《坤舆万国全图》为欧洲文字的地名。假如原来的地图是用欧洲文字标注,为什么德礼贤不直接引用原来欧洲地图的地名,要从《坤舆万国全图》的中文地名再翻译为欧洲文字?这再次说明,原来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文的,是明代人绘制的。
利玛窦在中国的经历,到过的城市有限:澳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北京等,都有详细记载,他的笔记经过金尼阁整理,有中文版译本《利玛窦扎记》,尽管里面有严重的翻译错误。中国偏远地区的地图,利玛窦如何测绘?《坤舆万国全图》全部有经纬度,利玛窦如何得知这些他还没到过的地方的经纬度?只要有一个城市的经纬度准确标示,我们也得问:没有测量经纬度技术,从何得来?东北标示永乐北征经过多小地方,永乐逝世的榆木川,对年以后来华的利玛窦有什么重要性,要标示在世界地图上?永乐为安定西南少数民族冲突而设的地方政府名称,对利玛窦是没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这些都表明,中国部分其实主要是永乐时代绘制的地图。
年,宣德从越南撤退,让越南自主,改“交趾”为“安南”。《坤舆万国全图》注明“安南,旧交趾”,说明是最近的事。利玛窦时代,越南已经使用“安南”,“交趾”的名字消失。利玛窦为何还注“旧交趾”?证明地图不是他绘制,是年后不久绘制的。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年出海後,据说他年死在印度洋上。中国明代中期以后,大航海活动停止,绘制世界地图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断定《坤舆万国全图》是第七次大航海前,即年至年间绘制,总结前六次航海的经验,为第七次做准备用。
西班牙上方一段文字,说明地图是中国与欧洲通以后“七十余载”绘制的。把欧洲使团来华的-年段加起来,地图绘制年代在-,正好是郑和下西洋时代,这么大的地图,需要好几年的功夫,不是利玛窦能在北京一年内完工的。若以利玛窦来华,或者Ortelius/Mercator地图的年代(,)算,上数七十余年是年左右。明代正在海禁时期,不合“与欧洲通”,完全排除地图是根据Ortelius,Mercator地图或者利玛窦作为作者的可能。
《坤舆万国全图》上没有教宗领地(StatoPontificio),没有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Firenze,英作Florence),等于今天的中国地图没有北京、上海。《坤舆万国全图》的欧洲根本是得自元代欧洲人带来的地图,是年前的地理,欧洲的地图学还是幼稚,意大利的形状很笨拙。教宗当时不在Vatican,在法国Avignon,领导欧洲年的Medici家族还未兴起,他们的发祥地佛罗伦萨还没有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城市。因此,《坤舆万国全图》的欧洲部分根本不是2年绘制,是年以前绘制的。年以前,香港也不会在世界地图上。分析完全排除利瑪竇繪製歐洲部分。如果歐洲不是利瑪竇繪製,其他就更不可能了。
所有数据表示,《坤舆万国全图》与利玛窦带来欧洲绘的地图是不相容的,与郑和时代绘制完全吻合。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如此肯定,《坤舆万国全图》不是利玛窦的作品,不是翻译自欧洲的地图,而是郑和时代绘制的地图。
我的书在台湾出版後,引起一些好评,《宣德金牌启示录》被《亚洲周刊》评选为年度十大好书。不过讨论远不如想象的热烈,学界出奇地沉默。相反,主流媒体還是一再重复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的新闻。
年,利玛窦年逝世纪念在北京,南京,澳门展览,我刚好在南京博物馆,看到展览里同时摆放Ortelius的年世界地图和《坤舆万国全图》,虽然在不同的房间,但是应该很明显,《坤舆万国全图》的详细准确程度,远超乎Ortelius的地图。准确的《坤舆万国全图》怎可能抄自粗拙的Ortelius地图?这是违反常识推理的。我当时跟在场的观众和讲解员反映,指出疑点。但是,这个反映看来没有传达馆方决策层。
年,央视《岩中花树》介绍利玛窦生平,重复了同样的错误。我在新浪博客和央视博客写了一篇文章提醒:
“年10月22日CCTV-9播放了一套两集分钟的片集,题为“岩中花树”,内容讲述利玛窦的生平,在中国的经历。制作颇为认真,有中国学者,意大利学者的访问。这部片子是去年放映的,拍摄一定更早,应该起码是-年。我在马六甲年7月国际郑和会议上提出的新观点,可能还没有太多人看到”
年,英国举办明代文物展览,在苏格兰爱丁堡的国家博物馆和伦敦大英博物馆举行,集中-年的文物。南京博物馆把镇馆之宝《坤舆万国全图》提供展览,说明上还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製作的坤輿萬國全圖,是世界上第一幅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南京博物院)”
明显地,学界、媒体和一般人对这宗重大历史错案更正,还是不解和犹疑,需要更多有心人去推动,说服。
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坤舆万国全图》彩色插图本。
假如你认识到科技史并非想象那么无用,可以试试作为你业余的尝试。科技史,特别是东西方刚开始接触时的科技史,是一片待开发的荒地,有兴趣可以参与开发。我以后讲如何动手。
所有百科网页(百度,维基、、搜狗),还一直用旧的、错误的观点(利玛窦,地理大发现,郑和,大航海),这些网页起着很负面的作用,需要很多人去更正。外文的Wikipedia网页,经常由西方中心主义者把持,删节任何对哥伦布,麦哲伦等西方发现者不利的信息,需要更耐心的抗争。
附1:《坤舆万国全图》,左上方中文“今相通七十余载云”,揭示该地图约绘制于年。《坤舆万国全图》以中国为中心,东西南北命名海洋;准确地标志阿拉斯加Anchorage的海潮,Juneau的峡湾,Mt.Ranier的雪山,加利福尼亚半岛。该图一向以为是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人M.利玛窦(-)在中国编绘的世界地图,实际主要资料来自郑和时代的明代人。神宗万历十二年(年),利玛窦到达广州,自制《万国图志》。万历二十九年(1年),利玛窦到京师献图,深受明神宗喜爱。(来源于百度百科)
附2:《坤舆万国全图》,是一幅由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于神宗万历三十年(2年)所制的世界地图,是第一幅出现美洲的中文地图。神宗万历十二年(年),利玛窦到达广州,自制《万国图志》。万历二十九年(1年),利玛窦到京师献图,深受明神宗喜爱。万历三十年(2年),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出资刊行,曰《坤舆万国全图》。万历三十六年(8年),明神宗下诏摹绘12份,传于现世,原本可能随葬明定陵。《坤舆万国全图》原为六幅,后来装裱为一幅。(来源于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