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市区29条古城街巷升级打通“经络”,白濑水利枢纽工程C2标段正式开工,举办发展高峰论坛发布“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水务大脑”智慧平台落地……近期,泉州水务集团举措频出,在产业为民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通过构建与属地生态环境事业的生态命运共同体,水务集团与城市共成长,创造美好生活的生态理想正一步步实现,赋予人们有品质的生活、可持续的产业,蓝绿交织的城乡,实现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共赢。
01
构建大水务产业链
提供城市发展“水动能”
水,乃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十三五”期间,泉州市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水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益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成功以全省8.3%的水资源量,养育了全省22%的人口,支撑了全省23.5%的经济总量。作为全市供水行业的主力军,泉州水务集团坚守战略定位,整合我市涉水类国有资产,承担水务的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任务;承接大型水利工程,做强做大水务产业,打造集原水、制水、供水、排水和污水、节水于一体,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专业水务运营管理公司。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3年多来,水务集团通过内部二次整合重组和外延式并购,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协同,水务产业链基本形成,已构建起“水利原水、城乡供水、环保科技、清洁能源、工程服务、股权投资、市政排水、水务大脑”八大板块的大水务产业链,水务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水务既是公益,又有市场;既是基础设施,又有产业链条。水务集团努力做好运营工作,统筹公益与市场、资源与资金、资本与资金的关系。在疫情之年,市政排水板块补齐补强、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新突破、环保科技板块项目齐聚、水务大脑板块“六位一体”平台研发等亮点突出,有力对冲了疫情影响,确保“产业发展、人民受益”。“水务大脑”—智慧古城平台
02
治水管水兴水
支撑经济强市“产业美”
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泉州有着坚实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打造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等多个千亿产业集群,在连续21年GDP领跑全省的同时,城市发展面临水资源缺乏的隐忧。为服务城市长远发展,泉州水务集团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配置和管理,以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循环利用的资源节约型管理模式,助力产业升级和生态建设。“活水”引进来企业“转起来”
针对泉州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水务集团全面启动“七库连通”工程,以彭村水库为龙头,串联龙门滩、山美、惠女、菱溪、陈田、泗洲等六个水库,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有力保障沿海区域生活生产用水和石化基地等大型工业企业用水需求。—年的冬、春、夏、秋、冬季,泉州旱情持续,泉港惠安区域的水库存量严重不足,多措并举解决湄南供水工程区域原水供应和安全保障问题,推进原水联排联调,有效缓解国电泉州发电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公司等企业的用水难题。为进一步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水务集团自承担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以来,稳步推进工程建设。年12月,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C2标段正式开工,工程正式转入大坝建设阶段,标志着自年开始规划编制,历经70余年、几代人共同努力,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从“规划图”走向“实景图”。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中长期缺水难题,同时也为福建向金门供水提供水源地保障。供排水一体化促产业转型升级
以泉州市水资源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平台的优势,水务集团正发挥供排水一体化管理的优势,为民生保障提供强力“水支撑”。供水方面,金鸡、泉南、金浦、北区4座水厂日供水能力70万吨、保障万人安全供水;“十三五”期间,为民办实事供水旧管网改造项目累计改造给水管道长度约80公里,惠及群众用户约1万户。排水方面,整合中心市区排水管网,设立泉州市政排水有限公司,加强中心市区内沟河、排水管网的运营管控,完成城东污水处理厂用地接收工作,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1月底,城东、东海两个污水厂扩建工程将同时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减轻污水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实现再生水回用,改善附近海域的水质,进一步提升区域的投资环境,推进城市建设升级,带动城东、东海区域工业和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内强外联“水电”护航区域发展创新运营模式是解决大型项目实施难、跨区域统筹问题的有效途径。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水务集团以项目合作为契机,以PPP等方式,在水利、供水工程、清洁能源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其中,菱溪水库至泉港区供水工程PPP项目,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项目建成后,多年平均向泉港区供水万立方米,将有效缓解该地区供水紧张的局面。此外,集团权属企业配售电公司,与福建能源集团、省配售电公司合作,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发展能力,大力开拓市场化售电业务,通过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电力施工运维、节能等相关业务,逐步做实、做强、做优电力板块,服务泉州用电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03
节水护水亲水
塑造古城“人文美”
?
水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文明的源泉。一泓清泉,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三五”期间,水务集团注重在节水、亲水方面做文章,通过先进技术应用,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变水患为水利,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助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点滴之行守护古城水韵在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节水是首要环节,年5月,泉州市成为第九批国家节水型城市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市以普及节水理念、节水型载体创建、计划用水管理、水环境整治为重点,将强化行业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市节水工作水平,城市节水成效显著。古城街巷提升工程造福市民
如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融入我市各公园的建设中,东海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已实现回用,用于滨海公园的绿化、景观等用水。泉州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人张静介绍,通过加强对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指标管理,我市实现用水精细化管理,年计划用水户户,新增户,非居民计划用水率超90%;收取加价水费万元,加价收费收入专款用于发展城市节水事业。“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市场参与、示范引领、成果深化”为目标,以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为抓手,狠抓重点大户监控措施,培育节水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政府节水管理服务质量,深入推动节水精细化管理;着眼打造节水示范性精品工程项目,延伸扩大到建设节水示范性区域,发挥典型先进范例引领作用,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水模式与经验,以点带面形成全社会节水氛围。腾云驾数“水务大脑”书写行业新场景水具有网络性,水务管理更需利用网络化思维进行精细化管理。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水务集团瞄准新基建新经济,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构建人水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体系。“水务大脑”就是泉州水务集团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而打造的一个新的业务板块,而海丝埃睿迪则是泉州“水务大脑”的市场化品牌与内部赋能平台。打造中国首个水务行业数字孪生平台,标志着泉州水务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有了新的跨越,将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泉州“水务大脑”1+5+N整体平台架构,支撑六位一体业务,实现智慧水务品牌的培育。目前,集团权属企业海丝埃睿迪公司已完成智慧古城平台、水务集团六位一体业务总览可视化平台的大屏建设和系统优化升级工作,为城市供排水一体化调度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十四五”期间,水务集团将通过培育智慧水务品牌,提供涉水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从以产品为主逐步过渡到平台的运营与服务转型,构建面向供水、防洪潮、防台风、水生态、河湖管理的“水务大脑”平台,实现金鸡桥下游至晋江入海口(含中心市区雨水、内河)的联排联调,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实现古港古城复兴。优质直饮水入户“泉城”更“亲水”都说亲水应成为“泉城”一大亮点,如何“亲”,也一直是各界热议的话题。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就是要尽可能令更多的人喝上优质饮用水。为推广优质饮用水入户,水务集团着力解决供水安全“最后一公里”问题。集团旗下直饮水公司,自年年末开展直饮水业务至今,已积累包括居民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用户户,年新增直饮水用户约户。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C2标段正式开工
年,直饮水服务已覆盖整个大泉州区域,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相关负责人介绍,直饮水服务ERP软件也已正式开发并投入运行,自主研发方面更是与高从楷院士团队合作,在超滤膜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并达成超滤设备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自此,直饮水公司成为全国净水行业中首家集核心技术研发、设备产品生产、终端直饮水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04
咬定青山不放松
打造乡村“生态美”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生活污水成为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为了让人们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水务集团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这个初心,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举措,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抓住战略机遇对接“乡村美”走进洛江区马甲镇仰恩村,可以看到,当地的生活污水并未进入污水处理厂,但居民的生活污水,在变身绿化灌溉水的同时还美化了环境,其中奥秘就在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O+EPC”模式的应用。蓝深环保公司洛江马甲镇“花园式”污水处理项目
年,泉州水务集团收购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膜分离技术领域著名专家高从堦合作,成立泉州市国企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支撑产业绿色发展。眼下,这一治污模式已在泉厦高速、福泉高速、沈海高速的部分服务区,我市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德化、泉港、惠安等地推广。一座座“花园式”污水处理项目,在改善公厕环境、提升乡村生态的同时,还使农村污水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再利用。目前,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朴里服务区,经过“蓝深一体化污水处理”的污水,单边日处理量达到吨,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A标准,可直接用于绿化灌溉。供水一体化促城乡融合饮用水安全是乡村宜居宜业的重要因素。为了让农村人民喝上优质的饮用水,水务集团加快改造、建设农村供水管网的同时,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年10月,泉州金鸡水厂供水服务范围辐射泉州市中心市区及北峰街道、丰州镇,南安丰州石砻片区的5个村庄1万多人从此告别没有自来水的生活。金鸡水厂是福建省首家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现代化水厂,其出厂水指标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泉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川辉表示,“金鸡水厂是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也是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和泉州水务集团实现供水一体化的一部分,水厂供水范围的延伸,将进一步改善泉州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稳定供水压力”。目前,水务集团所属市自来水公司已与南安市、台商投资区的有关乡镇组建、运营水务公司并实现联网通水,正积极推进德化、永春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05
发挥资本效用
实现双轮驱动
基于行业特性、把握政策脉搏、抓紧时代机遇,水务集团深扎根、稳布局,以重组整合、对外投资等方式,沿产业链整合延伸,以资本运营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对现有业务布局进行梳理整合拓展外,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围绕水务环保领域进行投资,收购蓝深环保新三板公司打造上市平台,设立海丝投资公司打造产业基金投资平台,发起设立并购重组母基金,参与投资烯石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现已完成投资5亿元,进一步提升资本运作水平,为集团补充延伸产业链、协同主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06
“十四五”规划发布
描绘美好前景
?
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绘蓝图。
在第一届水务发展高峰论坛上,泉州水务集团正式对外发布“十四五”战略规划,勾勒未来,并与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联盟等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招商项目。相关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水务集团将拓宽“水务+环保”两大主线边界,实现产业链的全方位延伸及战略的综合布局升级,做大做强工程服务板块,同步构建智慧水务、股权投资“智慧化+资本化”双驱,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做精专业。
发展主线方面,泉州水务将在做强做精主业的基础上,推进水务主业的持续转型升级。从“水务”为主到真正做实“水务+环保”新赛道,持续挖掘分散式污水处理、直饮水服务、流域整治等新的市场需求;打造泉州国资系统第一家环保类上市平台,推动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探索并开启“智慧化+轻资产”水务运营新模式。实现泉州水务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化、决策科学化和服务个性化,实现泉州水务各个应用领域的智能化和智慧化;创新运营模式,水利原水、城乡供水业务“轻资产”模式转型,构建资产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所有权与运营权分离,减少团队重复建设,培育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运营能力;积极谋局推动对泉州下辖县区的供水管网资源整合,真正提升泉州水务的区域影响力,并进一步拓展省内外新的区域。
??07
党建引领
带动带活水务工作
?
水,是城市的生命线;而党建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和“魂”。泉州水务集团坚持党建引领,用党建工作带动、带活水务工作。
“我们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的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规划创新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集团高质量发展。”泉州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金顺表示。
目前,水务集团党委下设2个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部、29个党支部,拥有名党员。近年来,集团通过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形成党员干部争先锋、水务一线展形象的浓厚氛围,泉州古城街巷市政管网综合改造项目、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内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团队,有力推进项目建设,打造精品工程。就在前不久,泉州水务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古城街巷市政综合提升建设工程项目部”荣获年泉州市“工人先锋号”。围绕“保护古城、匠心铸造、绿色施工”的工作目标,项目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切实做到“六微六保”,确保安全生产和项目进度,最大限度方便人民群众。截至目前,累计开工24条街巷,已基本完成玉犀巷、花巷、承天巷等8条主路面。今后,水务集团将继续狠抓党员、职工队伍建设,专注于为民服务,营造风清气正的水务政治生态。
冀语
与水共生,以智赋能!泉州水务集团正站在新时代的更高起点,探索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从探索创新到创新引领”的泉州模式,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守护绿水青山,打造“水美之城”。
来源:泉州晚报
END
识别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现代渔业提质增效,不断推进现代渔业绿色发展。
一、加强品牌培育,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泉州市立足水产养殖业现状,深入挖掘渔业优势产业和渔业资源区域特点,引导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和产业龙头。如晋江市鲍鱼、德化县棘胸蛙等。
晋江市鲍鱼:晋江现有鲍鱼养殖户户,养殖面积多亩,年产值预计将达3.5亿元。通过与高等院校如厦门大学等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推出了大量优质种鲍及良种鲍苗,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鲍鱼新品种研发的引领者,产品推广省份涵盖福建、广东、海南、山东和台湾等地区。金井镇围头村(鲍鱼)、金井镇南江村(鲍鱼)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晋江“皇金鲍”还曾入选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元首级晚宴唯一指定用鲍。
年金砖会议特供——皇金鲍鱼
德化县棘胸蛙:德化现有养殖企业6家,养殖面积近4万平方米,养殖棘胸蛙万只以上,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合作,研发并批量生产棘胸蛙系列产品,获得国家专利4项,石冻王棘胸蛙还荣获第19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德化人工养殖棘胸蛙成功,既保护了野外种群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又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
德化棘胸蛙养殖基地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市已发展市级以上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水产特色生产基地70家,全市水产加工产品已获得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地理注册商标和22个省级著名商标荣誉称号,“晋江紫菜”“崇武鱼卷”“泉州金牡蛎”“安海土笋冻”入选全省二十大渔业品牌,阿一波食品、晋江力绿食品等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二、扶持远洋渔业,鼓励远洋渔获“运回来”泉州市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对远洋渔业新造、购置转入渔船等予以补助,实现了远洋渔业从无到有的发展,累计发展远洋渔业企业6家,投产远洋渔船61艘,作业范围从单一的北太平洋渔场扩展到太平洋、印度洋公海及索马里海域等,作业方式由简单的“捕捞+运输”经营模式逐步发展到“捕捞+加工+运输”模式。
为鼓励远洋渔获在本地上岸,泉州市建设了全省首个专业远洋渔业通关码头——深沪远洋渔业通关作业区设施,为远洋渔船装卸、补给、通关、冷藏、物流提供便利。还设立了市级海洋经济专项资金,对远洋渔业企业运回泉州口岸的水产品,按报关单净重每吨给予补助-元,鼓励远洋渔船自捕渔获运回泉州销售,有效带动了水产加工等周边产业发展。三、发展休闲渔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泉州市依托“水乡渔村”等资源优势,拓展渔业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休闲渔业基地。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渔业与旅游、休闲和文化等产业结合的“水乡渔村”19家。如晋江深沪休闲海钓基地、南安联益生态农庄等,以垂钓、住宿、餐饮、观光为中心,将生产体验、休闲垂钓、旅游度假、文化探游、运动健身、观赏娱乐、舌尖美味、科普教育等形式多样、品位多元、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活动融入当地乡村乡情,游客可以体验水上游船、鱼塘垂钓、果蔬采摘、林果观光、山野风光等诸多休闲项目,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尽享农家之乐。
水上高尔夫
四、实施增殖放流,养护渔业资源“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超0万元,在泉州湾等主要海湾放流海水苗种20亿尾,在晋江流域放流淡水苗种.14万尾,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资源自然种群得到有效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多重效益。
全市连续多年组织开展“6.6放鱼日”活动,邀请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及志愿者参与,积极宣传渔业资源养护知识,树立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鲜明导向,倡导社会各界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