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杰
5月30日,梨园戏的灵魂人物、剧作家王仁杰去世。他提出并践行的“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写下的《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皂吏与女贼》等剧作,不但让一度消沉的梨园戏再度焕发光彩,也为其他地方剧种乃至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和标杆。
对话人: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青艺评:王仁杰先生辞世后,人们用“这个时代最后一个古典诗人”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惋惜,大家把这样一种美誉给了一位剧作家。
傅谨:王仁杰首先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有着出色的文字功力,对曲牌娴熟的把握,以及作品中倾注的丰富情感,尤其是他作品中充溢着古典情韵。今天还能让作品充满这种古典神韵的人几乎找不到了,所以,说他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个古典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
仅从写作技巧层面上说,这个时代能用曲牌体写戏的人,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大致只有王仁杰、郭启宏、张弘等很少几位,其中王仁杰的作品是最多的。
《皂吏与女贼》
他这一代人从小接受传统文学熏陶的机会和条件应该不会特别好,但是他显然自己有意识地补上了这块短板,而且达到超越群伦的程度。当然,在这里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泉州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他把对家乡的爱,对传统文化的爱,对泉州方言、音乐、戏曲的爱好都融汇在一起,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人性的洞察表达在舞台上,这一切的融合才有了王仁杰。
还要谈到一个重要背景。王仁杰作为剧作家成长的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想文化潮流蜂拥而入之时,大多数作家、编剧都被这股潮流裹挟,认为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批判传统文化,才是走出“文革”模式的通道。只有包括王仁杰在内的屈指可数的几位剧作家,才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知道戏剧创作之所以走下坡路,出不了优秀作品,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根脉断了。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具体到王仁杰,就内在地包含他所生活的泉州的在地文化。泉州的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独特,首先当然是宋室南迁给这里带来中华文明最成熟的形态与最绚丽的光芒,同样重要的是,明清以来这里地处边陲,在文化上反而少受冲击与摧残,中华文明达至顶峰之显现的一抹余晖才得以完好地传承至今。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浸润在泉州地方文化之中,王仁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热爱泉州的在地文化是一体两面。我想他应该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借由在地文化回归传统,这是一条有可能出现优秀文艺作品的道路。
《吕蒙正》
所以王仁杰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当代文化发展有很多启发。今天大家都在讲“文化自信”,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才是“文化自信”的基础。王仁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泉州这座城市的热爱,对泉州在地文化的自豪感、满足感,是支撑他用古典化的文体为梨园戏写剧本的重要原因。他深信中国的古典文学好得不得了,梨园戏好得不得了,所以才会写出那么精彩的剧本,并且让古老的梨园戏在今天大放光芒。所有这些,都是因果。
《陈仲子》摄影
刘昂
北青艺评:王仁杰先生不但提出了“返本开新”,也是这样做的,并且最终让梨园戏走出泉州,您认为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傅谨:“返本开新”是王仁杰对当代文化最重要的思想贡献。他不仅提出这样一个抽象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不遗余力地推动梨园戏走“返本开新”的道路,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使之成为当代文化、当代戏曲健康发展的优秀范本。
全国有许多戏曲剧种,其中有一些和梨园戏一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有鲜明的风格。比如与梨园戏一母同胞的潮剧,历史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直远超梨园戏,为什么现在丧失了影响力?为什么反而是梨园戏脱颖而出?中国的文化古城不止泉州一个,为什么只有泉州孕育出王仁杰和梨园戏?
王仁杰、曾静萍、梨园戏、泉州,是四位一体、互相成就的关系。
王仁杰是梨园戏的灵魂人物。他不仅有情怀,有坚持,更有影响力,能够推动地方文化决策,并且吸引大家齐心协力帮助梨园戏,营造出一个很优质的文化群落。以我的了解,如果不是王仁杰的坚持,梨园戏剧团未见得就能持续地走在这条从修复到坚守传统的艺术道路上。
曾静萍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即使是曾静萍,一度也对梨园戏丧失了信心。但上世纪90年代,在泉州以王仁杰为精神领袖的这个对传统与古典文化有很深的眷恋之情的群体推动下,曾静萍、龚万里等人找回了梨园戏的艺术传统。新世纪前后,戏曲理论界的参与,更是把梨园戏推向全国的重要动力。泉州乡贤的认同和肯定固然是梨园戏的根本,但外界对梨园戏传统的肯定,进一步强化了艺术家的信心,不再只是他们的自我陶醉。
“返本开新”的前提是“返本”,这种文化选择在当时并不流行,还很稀罕。“返本”要从细节开始,比如语言。梨园戏传统上就是用方言表达的,语言是文化的内在生命。在20世纪末,很多剧种都有强烈的“走出去”的焦虑,这种焦虑使很多地方剧种不惜改变甚至否定自我,比如把唱念语言从方言改为普通话,把独特的艺术风格变成通约化的艺术表达,以为这样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可,走出剧种的危机。然而,这些去剧种化的努力没有任何成功的例子,相反,某些剧种在风格鲜明时很受欢迎,由于担心剧种风格太独特影响观众欣赏,于是通过去个性化的方式迎合、献媚于想象中的所谓“年轻观众”,结果反而因流于普通连成年观众也失去了,陷入更深重的危机。梨园戏不是这样,梨园戏守望传统,坚持个性,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反而取得了成功。
北青艺评:现在戏曲领域里“返本开新”的同道中人多吗?
傅谨:越来越多了。梨园戏的成功是具有示范意义的,当然,另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模本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他们都为戏曲这门艺术,乃至为传统文化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这是新世纪中国文化特别重要的选择。坚守自我、发觉地方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才能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王仁杰和梨园戏的当代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背离这一规律,就很难有成功的例子。
当下,如浙江的绍剧、调腔等,都因回归传统而得到越来越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