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泉州非遗泉州梨园戏,戏曲学术界的l
TUhjnbcbe - 2021/2/3 5:41:00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历史渊源

梨园戏,是我国宋元南戏的遗存剧种,被戏曲学术界誉称为“古南戏的活化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闽南民间皆称之为“七子班”、“上路”、“下南”、“小梨园”等,它以泉音、泉腔、泉调演唱戏文(古代闽南亦称泉腔为“闽音”,或“下南腔”),是个独立的声腔剧种。由于旧时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至年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时正式定名为梨园戏。

“梨园戏”于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梨园戏的发源地在泉州、漳州等地,其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泉州的歌舞百戏伎艺。

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五代十国为闽国属地,南唐诗人詹敦仁有诗云:“千家罗绮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它记录了当时民间歌舞百戏活动的“管弦鸣”“柳腰舞罢”和“花脸妆匀”的情景,五代十国时的闽国“文物为十国之冠”,也孕育着福建南戏的雏形。

小梨园流派传统剧目《刘智远》之一折《战瓜精》

宋之后,泉州方言和方言演唱的曲称闽音,宋代苏颂(—)的《魏公谭训》云:“高祖至孝,母代国夫人张氏乃泉南之甲族……张夫人既老,喜为乡谈。高祖戒子孙奴婢皆效闽音,有一婢号宜子,张夫人使从祖父嬉戏,为乡谈笑乐。”真德秀(—)知泉州时的《劝农文》提出“莫看百戏”的告诫,陈淳(—)《上傅寺丞论淫戏》更直接指出:“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做淫戏。”“戏文诲淫”,故在朱熹守临漳时,“俗之淫荡于优戏者在悉屏戢奔遁。”这种“优人互凑”的“淫戏”,泉、漳等地皆称之为“优戏”。其互凑的组班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大梨园的凑脚老戏。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说:“悉如今之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为“闽浙之音”,泉州的方言即为这种闽音,现存南戏文本《张协状元》尚保留着不少闽音。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云:“优童媚趣者,豪奢家攘而有之,蝉鬓傅粉,日以为常。然皆土腔,不晓所谓。”何乔远《闽书》亦载:(龙溪地区)“虽至俳优之戏,必使操‘泉音’。”故“土腔”即指“泉音”、“闽音”。

明嘉靖、万历年间,闽南戏曲《荔枝记》、《荔镜记戏文》、《满天春》等相继用闽音(泉州方言)刊刻行世,其中部分剧目至今在梨园戏舞台上传演,这种现象在中国地方戏剧种中是较罕见的。其演出活动受观众喜爱的情况,可从明代卢若腾在金门看戏时写下的“老人年来爱看戏,看到三更不渴睡”“只应饱看梨园剧,潦倒数杯陶然醉”诗句中得到反映。

上路流派传统剧目《孙荣》之一折《醉酒》

明清是福建地方戏曲发展的繁荣时期,梨园戏这一古老剧种在此间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一个剧种发展到一定的繁荣期,即可能衍生出流派来,于是有了大、小梨园之分,而大梨园又按流传地域分为上路老戏和下南老戏,泉州府在元代属上路府治建制,流行于府治及近郊的俗称上路老戏;泉州人自称下南人,泉腔也有称为下南腔,所以流行于府治以南各县的俗称下南老戏;小梨园不受地域限制,俗称七子班或戏仔。演出剧目各有十八棚头,音乐上各有专用的曲牌。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破产,民生凋敝,闽南各地的梨园戏不少戏班解体,至建国前夕,梨园戏濒临消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梨园戏获得了新生,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大力抢救、挖掘梨园戏传统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等,使其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新时期以来,梨园戏艺术更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的戏剧赛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如今,梨园戏唯一的载体——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成为梨园戏这一古老剧种硕果仅存的演出实体,承担了梨园戏薪火传承的重任。

下南流派传统剧目《龚克己》之一折《春梅弄》

基本内容

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她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的诸多文学与演出形态。在长期的历史流衍中,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表演上,梨园戏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严格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科母”。音乐为曲牌连缀体,以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于唐制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即唐三尺八;打击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更见古朴。

年,梨园戏作为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

创意环境戏曲梨园戏《吕蒙正·过桥入窑》

剧目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誉。据统计,仅以上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其中除了被古人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赵贞女》、(即《蔡伯嘴》)以及《朱文》、《刘文龙》、《郭华》、《刘知远》等外,另有《韩国华》、《朱寿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刘永》、《尹弘义》、《刘阮》、《杜牧》、《梁意娘》、《苏盼奴》、《颜臣富》等二十多个为梨园戏所独有的传本或存目。明代时,梨园戏得到了迅速发展,《荔枝记》的诞生,标志着梨园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荔枝记》创作于明代嘉靖之前,由于辗转演出,互相传抄,结果造成"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于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便把当时"潮泉二部"的《荔枝记》增加"颜臣勾栏诗词北曲",并改名为《荔镜记》。

《荔镜记》以轻喜剧的手法,描写抒情的爱情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传唱不绝。由于故事出自闽粤两地,所以《荔镜记》分别以泉、潮方言、声腔演出。《荔镜记》还被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其它剧种所移植。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年),元兵入闽,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大杀宋室官员,于是作为官宦人家蓄养的“小梨园”家班便流散传统民间,开始与下南戏、上路戏既同时存在,又互相影响。由于三者来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传统剧目。

梨园戏《陈三五娘》

下南戏包含有13个剧目:《苏秦》、《梁灏》、《吕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刘秀》、《刘永》、《刘大本》、《周德武》、《周怀鲁》、《百里奚》与《郑元和》。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小梨园有16个剧目:《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朱弁》、《韩国华》、《刘知远》、《蒋世隆》、《郭华》、《葛希亮》、《杨文广》、《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杼》。

表演

角色行当

梨园戏已形成7个角色行当的表演体制。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贴、外、末7个。由于大梨园“上路”、“下南”和小梨园“七子班”三个流派剧目所表现的人物各有侧重,因此各有重点,所谓“四大柱”,分别是:“上路”:生、大旦、净、丑。“下南”:净、丑、末、外。

“七子班”:生、旦(大旦)、贴(小旦)、丑。

生:按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征又分为:纱帽生(又称官生)、破衫生(又称穷生)、生巾生(又称文生)、小角生等。旦:大梨园可分为大旦、二旦和小旦,大旦唱做并重,二旦活泼轻巧,小旦聪明伶俐。小梨园只有大旦,小旦戏由贴扮。净:大梨园可分为:打面(又称竖眉),脸谱是白底用黑色勾勒的反面人物。白须,挂白髯口不勾脸的老生戏,但性格诙谐风趣或老朽昏庸的人物。小角,是小三花。穿裙,沿袭“净扮婆”的南戏旧规,扮演乖戾可笑的中、老年妇女。“上路”另有“三支拐”,是带拐杖上场的人物。小梨园分为:幞头,是官员;巾服,是员外、书生。丑:有男、女丑。分为袍带丑、家婆丑、奴才丑、粗娴丑和乌巾丑。贴:大梨园又称“老贴”,是老旦戏,扮演中、老年妇女,小梨园则为小旦,有时也改扮老旦、童角等。外:是老生戏,又称“老外”,挂白须的正派老生,也扮反派老生。

末:又称“奴才末”,因其扮演奴仆最多,但也扮黑须正派老生。

《高文举》剧照

身段科介

梨园戏三个流派在表演上是统一的,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表演程式,其基本动作叫做“十八步科母”,有“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颌”等戏诀。尤其手姿的表演,丰富多彩,细腻独特,与敦煌壁画中人物的手姿有着一脉相承的异曲同工之妙。除此“十八步科母”基本程式之外,舞台表演程式:生角有48式,旦角有75式,净角有47式,贴角有18式,女丑有15式。手、眼、身、步姿:生角手姿14式,眼姿18式,身姿8式,步姿13式;旦角手姿15式,眼姿14式,身姿7式,步姿16式。

梨园戏经典手势

代表性传承人

许天相男,汉族,年6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年考入梨园戏演员培训班后,先后师承梨园戏老艺人蔡尤本、姚苏秦、李清河、许茂才、施教恩等,他在严谨规范的梨园戏传统科介表演基础上,不断地融入其他戏曲艺术的表演技法和民间舞蹈元素,拓展了传统丑、末行当的表演内涵,塑造出变化多端的行当角色。其表演细腻生动,代表作有《李亚仙》《胭脂记》《事久弄》《枫林晚》等。曾多次随团出访意大利、菲律宾、日本等国,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获得好评。他能导能演,曾抢救性排演十余出濒临失传的梨园戏传统名剧。年担任泉州艺术学校梨园班专业课教师,培养了郭智峰、林小伟等梨园戏年轻演员,多次荣获省、市级奖项。

曾静萍女,汉族,年8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年就读福建省艺校梨园班,年进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专攻梨园戏旦行表演艺术,师承潘治、姚苏秦、施织、何淑敏、许天相、王胜利、吴明森等梨园戏名师,掌握并演出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新编作品。曾静萍娴熟地使用梨园戏传统科介,并赋予角色性格化的理解,其演唱善于把握气息,幽婉动情、矜持含蓄。代表作有《朱文》《陈三五娘》《苏秦》《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多次荣获国家、省和市级表演大奖。其技艺除授教于本剧种的年轻演员外,还积极配合艺校教学工作,热情授教来团学习的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等院团以及台湾民族舞蹈演员。先后出访日本、印尼等国,及港澳台等地区,还作为中国戏曲界的唯一代表,参加德国、荷兰、瑞士、英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艺术节。

曾静萍《玉真行》

陈济民男,汉族,年5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鼓师)。年考进福建省梨园戏剧团训练班先学表演,有生、外、净、丑等行当表演,以唱见长。后师从蔡尤本、李小怣、林时枨等梨园戏名家,正规从“七帮鼓”学起,得师傅真传,先后担任二十几部戏的司鼓工作,技艺高超。十几年来剧团创作获奖的剧目,如《枫林晚》《节妇吟》《陈仲子》皆由他司鼓。年获奖剧目《董生与李氏》由他司鼓,获省十九届戏剧汇演司鼓奖。他精通梨园戏音乐,擅长闽南压脚鼓,在舞美、表演导演方面有一定造诣。先后作为林时枨师的助手指导黄培尊、柯介眉等十多人练乐,培训鼓手。多次随团赴法国、菲律宾、新加坡、日本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交流演出。

蔡娅治女,汉族,年12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年考入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师承梨园戏名老艺人许茂才、林树盘,学习梨园戏传统剧目,初工小旦、青衣,后反串小生,精通各种行当表演,尤以反串小生见长,代表作为《陈三五娘》和《李亚仙》。50多年来传承数十出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担任重要角色,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获多项奖励。特别是反串小生表演,音色华美,深得观众的赞许和喜爱,先后由上海、温陵唱片公司录制唱片畅销国内外。年受聘参与泉州艺校梨园班的教学工作,传授梨园戏优秀传统剧目《陈三五娘》《李亚仙》的名曲唱段及唱腔(正音)教学。多次到菲律宾、新加坡,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交流演出,年受聘台湾江之翠剧团教学。

蔡娅治老师反串剧照

保护现状

作为“中国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文化价值珍贵而独特,不仅是福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才培养欠缺,将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摆上了日程。

中国戏曲学院梨园戏教学实践基地30日在福建泉州梨园古典剧院挂牌成立。中国戏曲教育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与“天下第一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由此开始合作共建,共同为梨园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梨园戏的传承与发展。

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将打破梨园剧团无本科生的现状,加强中国现存最古老剧种之一的梨园戏与国内众多剧种、国际时尚戏剧潮流的学习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泉州非遗泉州梨园戏,戏曲学术界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