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当我第—次听说,在泉安公路未开通以前,从家乡安海到“泉州府”城里的陆路交通,是从龙山寺后的一条古大路走的,不算远,将近60华里,而且,一直到60年代还有人在走。那时,我是多么惊讶!后来我又从乡土史料得知,这条古大路是从龙山寺后经曹店—前埔—东村桥—坑尾—柑塘—内湖—黄塘—太昌—倒桥—五陵—后坑—陶边小桥—大桥—华州—新桥至泉州。自古至近代,士农工商、行旅往来、进京赶考走的都是这条路,古道终日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我还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观象,泉州语言学者王建设在《泉州方言与文化》一书中将安海话划为与泉州城区话相同的泉州方言“西片”口音(这是闽南方言中最古老的口音),而距离泉州更近的南门外晋江其他城镇如青阳、石狮等却属于“东片”口音,相差很大。这就是因为古代安海古大道离泉州城最近,两地来往密切,因此安海话比青阳、石狮话等更接近泉州城里话。最近又听老校友黄昭禄先生回忆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泉安公路遭到人为的破坏,行走不便,安海至泉州的这条古道又被人们重新发现、行走,那时他每月需往返这条古道一次,到泉州向他在城里的哥哥黄禄明医师取回全家人的生活费。这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吸引着我,我常想,何时能有机会走一走这条古道,体验一下前人行旅的感觉,那一定是很有诗意的。
(来源:晋江史志.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