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泉州笔记刺桐港由盛转衰的历史原
TUhjnbcbe - 2020/12/21 1:57:00
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标题:刺桐港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

泉州是一座古城,历史悠久,在周秦时期就已经有文字记载了。西晋末年,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大批士族(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向南逃难,进入闽地。不愿意离开的,或者不愿意再继续奔走逃命的,就在沿江的地方,找到适合居住的环境,定居下来(为什么在沿江的地方?有水系的地方更容易生存,水源问题得以解决,江中鱼虾,江边环境,都是相比之下,更加优越的生存环境)。

晋江就是由此而得名的(现在许多人知道晋江是中国鞋都,却不知道晋江其实是闽南文明的发祥地)。

如果说中原人南下而在闽地得以繁衍生息,那么,晋江就当之无愧是南下人民的母亲河。就像黄河一样,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因为黄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南下的士族来到闽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这也使得晋江两岸的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

泉州自古海上交通就很发达,直到唐朝年间,中国迎来了隋朝之后的第一次大一统,开放的外交国策,很快让世界了解了泉州,也让泉州了解了世界。有人把唐朝和宋朝对比,比较哪个朝代更加开放,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命题,改日也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唐朝有一个奇怪的特质,是别的朝代不具备的:唐朝因为内乱,国都沦陷了五六次,但是它却是历史上第三长命的朝代。这一点肯定有其绝对的原因,我们也改日再单独探讨。

在唐代的时候,泉州港已经成为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这就是为什么会泉州城会有“市井十洲人”的说法了。直到宋元时期,泉州港进入全盛时代,成为了“东方第一大港”,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各个国家的商人和使节在此登岸,彼此交易货物,交流文化。同时,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古基督教、犹太教、摩尼教……等世界各地方的宗教,聚集泉州,广泛传播,和谐共处。

因此,泉州又有了“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

关于中原士族南迁闽地,史料都有记载,后有学者称其为:衣冠南渡,沿江而居。

西晋,惠帝时期,约公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五胡乱华,战乱频发,中原百姓纷纷南下避乱。曾经显赫的士族,衣衫褴褛地结伴向南奔逃。战乱之处,刀光剑影,哀鸿遍野。在南方的山林里,侥幸活下来的人们,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找到一块可以生存的乐土。相继有三大批人南迁,形成了北方汉人入闽地的第一次高潮。泉州濒临大海,习惯在中土平原生活的人们,沿江而居,因为思念故土,将这条江起名为晋江,以此铭记自己的故乡。这些南迁的北方士族,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还带来了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福建最早的道教和佛教,就是在那时候兴起的。泉州之所以迅速崛起,还有一个原始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泉州在中国东南边境,沿海地区。即便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政治局面,相比起北方混乱割据的形式,南方的环境相对稳定,泉州一带似乎没有发生过战争。

在这相对安定的时期,泉州开始蓬勃发展,海外交通也悄然展开。

因为海外交通的便捷,在陈永定二年(年),拘那罗陀到达晋安郡,也就是今天的福州,天嘉二年(年),抵达南安丰州九日山延福寺,在这里他翻译了大乘《金刚经》,这是世界上有关《金刚经》从梵文翻译成汉字的最早版本,拘那罗陀也成为五代至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抵达福建的外国人,而九日山延福寺则被称为:中国南方佛教最早传入地。

隋唐时期,对于泉州还有众多特殊意义:这一时期,穆罕默德的两位爱徒三贤、四贤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传播伊斯兰教,留下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史迹;救过秦王李世民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禅师云游至此,选址清源山麓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南少林寺;桑园园主黄守恭,受和尚点化,辟出大片园地建造开元寺。这一时期,别驾赵颐贞开凿沟渠,舟楫已能通于城下;欧阳詹高中进士第二名,与韩愈同榜,为泉州中进士第一人。当然,我们更不应忘了,公元年,正是泉州正式得名之年。

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有乳白的泉水从山上石窍间清冽地源源流出,清州的名称即以山名而得。也许有人发问,既然隋朝称福州为泉州,难道福州也有个清源山?这是毫无疑问的,福州也有个有流淌泉水的山,称之为:泉山。

明朝编《泉州府志》时,因为弄不清这种问题,出了笑话。他们把《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汉武帝命买臣南征,东越王保守泉山之事,错认这泉山是清源山,那马前泼水的朱买臣曾到闽南来。其实《汉书》的泉山指的是福州的那个泉山,和清源山无关。唐朝之所以把泉州之名从福州移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有泉山,都是符合山川形势的。至于泉州后来曾干脆改称“清源郡”,清源也成为泉州别名之一,都是从这山源源流出清清泉水而顾名思义的。

关于福州的泉山,还有另外一个传说。要从铸剑说起。铸剑高手除了干将、莫邪之外,其实还有一位高手,名叫欧冶子(《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阖闾请干将铸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

如果记载可信,欧冶子与干将是师兄弟的关系。咬文爵字地推敲,欧冶子的铸剑水平,应该比干将要高明一些。还有传说,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名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

也曾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七星龙渊、泰阿、工布。

欧冶子铸造的宝剑中,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传说曾传到南宋名将岳飞手中,岳飞被害后,剑不知去向。

而相传欧冶子铸剑之处,就在福州。

福州自古流传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史话。这藏着的三山中,就有一座叫做冶山,因欧冶子铸剑于此而得名。泉山就隐藏在中山纪念堂西、欧冶池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泉山正是冶山山脉的一部分。

所以最早泉州指的是福州,是隋唐时设置的一个州,治所位于今福建省福州市。晋朝时置晋安郡,后升为闽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始为刺史治所,后改为丰州。至隋朝时,首次改为泉州,后又改为闽州,再改为建安郡,辖有四大县,治所在闽县。唐朝时改为建州,移治建安,后又析置出为泉州,后再改为闽州都督府。

泉州这个名称在那时候,移给了现在闽南的泉州。直到唐代开元十三年(公元年)又改福州都督府,置经略使,才改闽州为福州。

此乃福州之始!

泉州也称刺桐城,皆因环城遍植刺桐树。史料记载,最早种植刺桐树,可以查阅的能够追溯到五代时期。留从效扩建泉州城的时候,重加版固,旁边种植刺桐树,环绕起来。此后,泉州开始以刺桐港文明整个中世纪。几经扩建的刺桐城,在南唐保大四年的时候,城门从四个增加到了七个,范围从三公里扩大到了二十公里,当时刺桐城的面积相当于七个唐城。

这一时期正是泉州对外贸易酝酿、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获得了大开发。

在马可波罗的笔下,刺桐港(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遍地都是黄金,大批商人云集至此,货物多到堆不下……

这也证明了,在大航海时代前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主导者。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境遇所决定的。五代十国(唐、宋之间),是泉州初步发展的开端。当时地方割据势力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需要大量的花销。福建多山地,少平原,如果发展路上贸易,贸易范围仅限于沿海狭窄一带。但发展海上贸易,情况则完全不同,福建海域面积广阔、本地的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且与外国贸易已有一段历史。而在当时泉州,田制崩坏,土地贫瘠,人均耕地比远低全国的情况下,发展商业成为了良好的选择。福建沿海平原即使和对岸的台湾比,也显得有些狭窄了。

王延彬担任了20余年的泉州刺史,人称“招宝侍郎”,是泉州航运业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治理下,被山脉阻隔的泉州一跃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诸多有利于海商发展的政策被提出,直接刺激了泉州的商业发达,间接刺激了泉州的手工业发展(国外需求旺盛的陶瓷业,纺织业等)。

这些海商,靠着精湛的技术和充足优质的原料,直接打破了由当时穆斯林所垄断的海洋贸易,泉州成为了著名的国际港。这一优势一直延续到了宋朝灭亡。

而泉州,在以蒲寿庚为首的力量下主动降元,因此,元代的泉州可以说是全面继承了宋代泉州商贸业已有的基础。由于大运河的淤塞、两浙广州等港口的衰弱,泉州在元朝几乎获得了垄断地位(泉州市舶司总收入占了全国市舶司总收入的75%以上)。在政策上,元朝政府感念于泉州的主动降伏,在政策上也予以支持,保护海商的贸易

各国商旅云集,亦使泉州成为当年中国宗教最自由、思想最开放的城市。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人涌入泉州做生意,不仅没有受到排斥,甚至受到蒲寿庚家族控制下泉州政府热情欢迎。

当时泉州的招商引资能力独步天下。

在今天的泉州,仍然保留有大量的伊斯兰建筑——“清净寺”“圣墓”等都在无声述说着当时泉州的繁华。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马可波罗常常看到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不同的种族与当地的汉人结婚。这在中国古代是很难想象的,唯独在泉州似乎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不过,也正因为思想上的开放,泉州海商在做国外生意时,一直保持着平等的态度贸易。

到了明朝的时候,由于明廷实行海禁政策,宋元时享誉海内外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迅速衰败。而从明朝开始的“倭患”,持续了近多年,几乎贯穿整个朝代,泉州居民深受其害。不仅如此,据史料记载,泉州在明朝的时候,天灾不断,并且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那时候的房屋不像现在,遭遇严重一些的地震,几乎就是毁灭性的。再者,那时候社会结构和国家财力,包括运输能力和原始化等原因,灾后重建,难之又难)。

明洪武四年,明廷实施海禁政策后,在洪武十四年和二十七年,又严禁沿海居民私自往海外贸易,沿海居民受到沉重打击。最后一次致命打击发生在明成化八年,即年,明王朝将泉州市舶司前往福州,这也成为压倒刺桐港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盛开着耀眼的刺桐花的刺桐港,也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唐唐怪的月氏国

没有君子不养文人欢迎打赏

1
查看完整版本: 泉州笔记刺桐港由盛转衰的历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