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人民很“受伤”
4月26日上午9点39分,拥有万粉丝、被认证为厦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微博的
厦门旅发委发了一条图文微博,把泉州开元寺、东西塔、麒麟壁等8张泉州特色风景图说成是“厦门文化”,虽然此后删了微博并在另外一条微博的置顶评论中进行道歉,但是仍然触动许多泉州网友敏感的神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临时工”干的,但对于泉州人来说,感情上无疑是又受了一次伤害。
网友
一汀:“打上‘闽南文化’对厦门来说那么难吗?”网友
深蓝:“这种事不是孤立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网友
旦:“囔囔什么呀?厦门自古隶属于泉州,至少有一千多年了吧?独立门户也才多少年?难道不能这样说吗?就好比父亲的财产,儿子可以说是自家的,这是一样的道理啊!虽然父子分家了,但父亲的财产依然儿子也有份。”……
泉厦双城,同宗同脉,相融共生。只不过近几十年来,厦门倚仗政策以及投资、规划方面的优势,迅速崛起。其倡导的同城化,在表面平等的掩饰下,却难掩其登顶闽南、做带头大哥的雄心。只可惜经济体量太小、产业集群不够完善,很多资源“整合”起来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而泉州,则是连续20年领跑全省的经济第一强市,又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富集区,坐拥经济和文化的两副“王炸”!只不过,政治排位靠后、城市知名度也不如福厦,是全国少有的经济全省第一,又未能位列副省级城市的“例外”。
泉厦双城,一个外强中干,虽迅速崛起,但经济基础却不够扎实;一个怀“财”不遇,满街都是圣人,但却始终未能取得与其经济匹配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所以,两强相争,相爱相杀、纠葛不断。
(二)泉籍富豪变成了厦门人
最让以经济“安身立命”的泉州人不舒服的,是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揭榜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土生土长的转究郎、“金刚狼”竟成了隔壁家口中的自家子。
年福布斯富豪榜发布后,厦门网宣布厦门7人入围。不过,查阅此7人的资料,林秀成、柯希平是安溪人,丁世忠、丁世家兄弟是晋江人,侯昌财是南安人,林龙安是惠安人,就算是黄曦家族所在的福信集团,也是永春人陈章辉所创建!无一例外,都是泉州人!而这也与泉州本地媒体的统计口径相吻合。
厦门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厦化”这些泉州富豪,最主要的还是仰仗特区低税率等的政策扶持。
年,厦门出台《厦门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集群。而其结果便是众多的知名泉籍企业奔赴厦门,一个观音山CBD,几十栋,尽是安踏,恒安,达利,,特步,七匹狼,匹克之类的总部。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筚路蓝缕,苦心经营,终得品牌之都的美誉。不过,所有的这些努力与血汗,竟抵不过厦门总部经济一套政策的“抽血效应”。
把运营中心安在厦门,大部分税源交在特区;而泉州只留下了血汗工厂。
每每念及此,泉州人都难免心中苦楚。还好近几年泉州自身也不断在发展自身经济,争取各种国家政策,让外迁企业回流。
只可惜,遍布于东海、城东、鲤城江南的各大总部经济区,虽有楼宇之躯壳,但却没有降税减费之内核。如何盘活“垂直经济”,反哺产业之腾飞,泉州版的“筑巢引凤”,甚至留住家里的金凤凰不南飞,不应该只是批地、盖房子这么简单。
(三)泉州哪里比厦门差了?
历史:
泉州历史非常悠久,说来可谓话长:
夏商两代,泉州地属扬州。西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三国时期,公元年始置东安县治,至今有多年的历史。
隋开皇九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改丰州为泉州(今福州)。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唐嗣圣元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景云二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开始。大中十一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明洪武二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清承明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清设兴泉永道,辖泉州府、兴化府之莆田县、仙游县、永春直隶州和厦门。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泉州为起点。)
历史上的厦门,行政级别很低,它隶属于同安县,“同安县十一里之一里耳”,而同安县隶属泉州府。
据最新唐墓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唐时厦门,称嘉禾屿,又名嘉禾里。宋时延续此名,称其“产嘉禾,一茎数穗,故名”。不过,在24卷简明《中国大百科全书》里,尚查不到“嘉禾屿”词条,可见其默默无闻。
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授命兴筑厦门城,城建成于洪武二十七年,始有厦门之名。
清初,郑成功据厦门,以厦门为反清复台基地,设思明州,旋废。民国元年,改设思明县。年先改为思明市,后改为厦门市。连同鼓浪屿,厦门市面积总共不过约为平方公里,可谓弹丸之地、蕞尔小岛。
厦门历史地位的彰显,始于明末清初。明永乐以后,中国闭关自守。郑成功为筹集军饷,在厦门设立五商、十行,以厦门港为中心,积极开展海外及沿海地区的贸易。
(历史上厦门曾长期隶属于泉州管辖。)
众所周知,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南宋时泉州的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泉州的繁荣带动了它管辖而离它不远的厦门的发展。后刺桐港没落,漳州月港崛起,月港没落时,兴起的是厦门港。
近代的厦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觊觎之地。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厦门与广州、上海、宁波、福州一起,被迫成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也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厦门成为经济特区、副省级单列市,越来越为全国乃至世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