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泉州肃清门广场举行了“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公益行动启动(泉州)暨首条廉政文化参观路线发布仪式。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古城的老街旧巷,四处是唐宋风韵、风格独特的闽南建筑,这些古老建筑承载了泉州千年的文化,深藏着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故事,其中,不少历史名人同时也是当时有口皆碑的清官廉吏。
在当前反腐倡廉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泉州市旅游局以“廉政”为主题,以泉州古城老街旧巷为依托,特别开辟了全市首条廉政文化参观线路,希望游客在参观游览历史积淀深厚的古城、体验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的同时,能够感受古代清官的廉政德风,并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首条廉政文化参观线路起点为台魁巷,途经孝感巷、曾井巷,终点为甘棠巷,四个巷子之间相隔不远,连成一线,徒步参观1小时左右。
首条廉政文化参观线路的发布不仅丰富了泉州旅游产品和“海丝泉州”旅游品牌的内涵,还有助于营造文明旅游、崇廉拒腐的社会风气。
(图片
志远天下行)仪式结束后,20名文明旅游公益大使及市民游客一起参观体验泉州首条廉政文化线路。
小知识
甘棠巷系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李廷机归隐后居住的小巷。“甘棠”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树名,即甘棠树,另一种是指诗篇名,它出自“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因赋此诗。”由此可见,“甘棠”具有“德政”之意思。“甘棠巷”名称的来历与李相国的“策马三鞭为界建相府”和敬业爱民有关。万历四十年(年)李廷机回到故乡西门外,神宗皇帝赐他跑马圈地建宅,李廷机在西街五塔巷附近荒草丛生的杂地,仅上马打了三小鞭即勒马为界,按皇上圣旨之意建了一座小府第,以应付皇帝美意。天启年间(-l年)大学士张瑞图借西周时期召公甘棠树下断案的故事,取巷子名为“甘棠巷”,以颂赞李廷机的清、慎、勤、廉美德,意在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勤政爱民的宰相。李廷机临终时仅存44块银钱,当时的泉州知府蔡善继捐出自己的半年薪水后,又发动大家捐款,才去买得两块木板,准备给他做棺材。李廷机夫人推辞不过,只接受一块木板做成寿棺,才算将这一代清廉“宰相”埋了。明史赞其“遇事有执,大廉洁”、“以清、慎、勤著称”。曾井巷曾井巷,得名于泉州状元、南宋贤相曾从龙的出生故事。一说曾从龙年少时,曾经见到真龙出现在井中,后状元及第,泉州人仰慕他的声誉,因此把这口井称作状元井,巷子为曾井巷。另一说是南宋时,西街一母亲十月怀胎,在井边洗衣时晕倒,梦见仙女下凡蛟龙钻进口中,醒来发现生了一男孩,传龙转世,故取名一龙。一龙聪明勤奋,十九岁中状元,皇帝很赏识他,遂赐名从龙,寓永远跟着龙,听从皇帝旨意。因曾状元生于井盘上,故此井称“状元井”。因此,该巷因井名,井因宅名,宅因人闻。曾从龙于宋宁宗庆元已未进士第一,累官至枢密使兼参知政事,归授资政殿大学士。宋时泉州仕官之盛,以曾家为最,曾公亮、曾孝宽、曾怀、曾从龙——龙山衍派宋朝时最辉煌,共出了四位宰相一位状元,人称“曾半朝”、“一门四相”。开禧年间(一),曾从龙自请外任,先任信州(今属江西)知州,刚一到任,就依法捕杀扰民戍卒,平息了民愤。回京后,擢为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因驳回张镃复官之议,官职累迁至刑部尚书。嘉定六年(),阴雨连绵不绝,曾从龙上疏言:修德政,蓄人材,饰边备。并乞放囚徒,又被采纳。七年,知贡举,对考生文风不正,根底不实,竞相抄袭、仿模之风,提出考试目的是为国求才,以治国安邦。不久,曾从龙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改任参知政事。母亲去世,曾从龙解官还乡,服丧期满,起为湖南安抚使,在任整顿吏治,严明法纪,兴学养士,政绩被当地百姓刻于石碑之上。史称他“才行文学,剔历中外,蔚有声誉”。孝感巷其得名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关于孝道的传说。明朝时期泉州西街的一条小巷里,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为了让儿子朱鉴读书求学,省吃俭用。朱鉴在18岁那年考取了泉州府秀才。邻居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姑娘与其结为连理,一起侍奉老母亲。后朱老太太不幸得了一场大病,双目失明。朱鉴夫妇为了给母亲看病,一贫如洗,只能靠借钱度日。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夫妇二人瞒着母亲,借来米煮饭给她吃,而自己只喝稀饭,每次母亲问起是否还有米,儿媳妇就把装米的碗倒过来,盛了一碗米让老太太摸,老太太信以为真。后来老太太知道真相,认为自己是个累赘,绝食求死。儿媳妇到庙里去烧香,路过的天神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送了一块金锭给朱家,帮他们渡过难关。朱鉴夫妇二人的孝顺美德,从此传开。后人将这段故事称为“孝感动天”,他们居住的巷子,就命名为孝感巷。孝感巷的孝顺美德,与蔡清思想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蔡清出生于公元年,历礼部祠祭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祠祭司员外郎,南京文选司郎中、江西提学副使等职,去世后被追谥“文庄”,并从祠孔庙。居官清廉,大力反对营私舞弊。一生中,他始终遵循“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以为天下人谋利益为其最大的人生理想,克服私心杂念,克己利公,克止私欲,一心为公。他曾经上疏力陈当时的官场、社会私弊,揭露统治者为饱私利,敲榨民脂民膏、生活奢靡腐败的现实。他为“朝纲日驰,士风日弊,民力日拙”而忧心不已,希望朝廷能振作有为,国强民富,人民安康快乐。不畏权贵,秉正敢为,是蔡清为人处世的另一可贵处。当时驻江西的皇亲贵戚宁王朱宸濠过生日,当地官员都纷纷穿着朝服去祝贺巴结,只有蔡清以一身便服过去应付一下即走,并表示这样才能跟朝拜皇帝有所区别。每月的初一、十五,当地官员都要先去拜望朱宸濠,然后再去谒文庙。始建于年的蔡清故居,即“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就位于孝感巷内,现存故居基本保持清代格局。台魁巷台魁巷,因明代泉州状元庄际昌为该巷奇仕宫题“雁塔钟灵”的匾额,希望泉州能出更多的宰相(台)和状元(魁)而得名。庄际昌(—),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会试、殿试皆第一,是整个明代唯一连中会元、状元的福建人。天启元年(年),补授翰林院修撰,参加编修国史。天启三年,任经筵展书,直起居注,编辑六曹章奏,《光宗实录》编成后,赐白金和文绮,加俸一级。又奉派出使册封赵藩王,藩王赠以珍宝,际昌辞谢说:王臣公开宠赂,国法如何维护?且贪污成风,我有何面见乡民?!天启五年,际昌任会试考官。考试之日,题目尚未发下,主考令人传呼帘官。际昌坚持不可,认为内外防范,此乃防一溃,否则众制尽溃。时宦官魏忠贤操纵朝政,主持考试的官员,多数是魏忠贤的私党,际昌据理力争,无所顾忌。后撰写诰敕,两次拒绝忠贤私请,忠贤怀恨在心。天启六年,会修《三朝要典》,忠贤横加干预,际昌说:是何故要以国典为刑书呢?!后被罢职。返籍归乡,为家乡兴利除弊。这一年冬天,海疆不宁,他约定乡邻,编队守望,保卫乡里;又捐资修筑晋江溜石陡门,扩大规模三分之二,内蓄溪流,外捍海潮冲啮,42乡田地得以浇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