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讨论深圳落户新政时,记者曾提到一个观点:常住人口大增,对深圳有限的资源构成了新的挑战。一个明显的指标是,深圳跌出万亿城市人均GDP首位“宝座”,下滑至第5名,这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深圳人口政策“转向”。
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圳的最新举动,至少说明了两个趋势:一方面,人均指标愈加成为城市政策制定的依据;另一方面,长期位居第一的深圳“退步”,也意味着城市人均GDP的原有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摄图网
谁取代了深圳?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记者对“万亿俱乐部”城市年人均GDP进行了统计。其中,无锡、南京、苏州三座江苏城市同时超过深圳,成为最大“赢家”。而纵观所有“万亿俱乐部”城市,一个普遍趋势是,沿海城市在人均GDP上表现出更明显的增长优势。
16座城市人均GDP“回调”
最新数据显示,在人均GDP这个指标上,万亿城市中大多数都出现不同程度“挤水”。
深圳的表现最为突出。根据统计公报计算,深圳年人均GDP已超过20万元,成为唯一达到该门槛的万亿城市。而根据年数据,深圳不仅退回“15万元”量级,且不及无锡、北京、南京、苏州。
对比23座城市年和年两年的人均GDP数据,仅北京、南通、福州、泉州、济南、天津和重庆7座城市出现小幅度增长。换句话说,有16座城市该指标都出现回调。
“挤水”的一个结果是,与10年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市人均GDP排名出现明显变化。
分区域来看,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排名发生明显“互换”。年,位于第一、第四、第五的深圳、广州和佛山在去年分别下降至第5、第8和第16位;而长三角城市中,除新晋“登顶”的无锡外,南京从第12位升至第3位、南通由第15位升至第10位,进步最为明显,苏州、杭州排名也小幅上升。
有观点认为,人均GDP能部分反映城市经济与人口的增长关系。某种程度上,过去10年间,珠三角城市人口增速相对较快,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依赖度高于长三角地区。
具体而言,深圳、广州、佛山三市十年的人口增速分别为69.54%、47.06%和32.03%;而长三角万亿城市中,仅增速为37.19%的杭州与其类似。
分梯队来看,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万亿级城市共有6座:无锡、北京、南京、苏州、深圳、上海。
全球范围内,一般把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作为发达经济体的门槛。若以此为标准,上述6座城市均达到发达经济体经济水平。而年曾一同入围的广州、杭州、武汉和宁波,则退出此列。
强省会,经济赶不上人口增速?
对于大部分万亿城市而言,在经济总量不断做大同时,提升经济质量的需求更显迫切。这一点在省会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3个GDP万亿城市,11个为省会城市,占比近半。年人均GDP排名后10位的万亿城市中,省会城市占据6席。而若与年排名相比,除南京、杭州、福州及济南外,广州、武汉、长沙、合肥、郑州、成都、西安等7个省会城市排名都出现下降。
若进一步比较十年间人均GDP排名变化,除南京、福州排名大幅拉升,武汉、杭州小幅上调外,广州、长沙、济南、合肥、郑州、西安等都出现下降。
记者此前曾分析过七人普省会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一个总的趋势是,人口加速向省会城市聚集,省会城市的人口首位度进一步提升。
但多个省会城市的排名下滑说明,其经济的增长速度似乎并未能赶上人口增长速度。换句话说,在省会城市实现人口聚集同时,尚未能出现足够的经济要素聚集。
一个原因是,一些省会人口增长来自行政手段的影响。比如,西安人口增长部分源自托管西咸新区,而年数据显示,西咸新区人均GDP为5.0万元,仅为同期西安全市9.3万元的一半左右。在提升西安人口总量同时,西咸新区也拖了人均GDP的“后腿”。
而在人口加速聚集之后,部分省会城市也尚未做好产业、社会发展的相应准备。特别是正处在承接沿海城市产业转移的内陆城市,尚需进一步布局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发展机会。
这又牵涉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城市应该先发展经济还是先集聚人口?
有人认为,人口聚集将带来规模效应,而规模效应可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提升,通过提高单个人的产出,实现人均GDP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口增加可能短期内会造成人均GDP的减少,但长期来看,理论上最终会实现人均GDP的提升。
由此出发,对于已经初步累积起人口资源优势的省会城市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找到撬动规模效应的“支点”。
江苏的“胜利”与隐忧
江苏城市的上升态势同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