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文化大讲堂论语里的智慧
TUhjnbcbe - 2020/6/1 12:35:00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我们的理想、志向、人生目标以及为人处世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儒家思想广大而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实际运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的思想构筑了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

何为《论语》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也有说法在佛教,佛说的叫“经“,菩萨说的话都叫“论”,菩萨的弟子们说的话叫做“语”。

精彩回顾

龙华区《传统文化大讲堂》第19期开讲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街道干部职工的人文素养。龙华区“传统文化大讲堂”第19期在观湖街道开讲,中国作协会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宝安日报》编委王国华做客大讲堂,以“《论语》里的智慧”为题,带领大家从各个方面探究《论语》,读懂《论语》,增长智慧。

儒学思想

说起“仁、义、礼、智、信”,大家想必会想起孔子的儒学思想。“据统计,全世界孔子学院总数已近所,遍及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像一座桥梁,用各种方式把不同的人连接起来,是全世界和平的传播者。孔子儒学思想为何有如此魅力?是因为其睿智的思想哲学体系。”王国华说,时至今日,孔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所开创的儒家学派,仍然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儒学中,又以《论语》影响最为广泛。

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修自身。著名学者朱熹说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将其列为“四书”之首。而在国际社会上,则普遍誉为能在21世纪拯救人类的思想之一,是人类思想皇冠上的璀璨宝石,更有甚者称其为“中国圣经”。习大大在所有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儒学经典《论语》。

《论语》所蕴含的智慧需要我们仔细去挖掘和领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从为人到处世,从交友到学习,从追求到人生,儒学思想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孔夫子也由此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被列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论语》智慧

那么,在《论语》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智慧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15岁而志于学,学而时习之,是这个阶段的事。这里的"习"是实践的意思,一边学,一边用于实践,不是很开心吗?孔子三十而立,价值观形成,有朋自远方来,可以交流,当然很高兴,这是中年时代的事。再往后,四十不惑,“人不知而不愠”告诉我们,一个在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在人家不了解、误会自己时,不要生气,泰然处之;五十知天命,“君子固穷”告诉我们,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仍然“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君子。通达天下,以致曲高和寡,这是最高境界。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再说到子曰:"君子不器"。从字面上看,就是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说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上,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具体的东西,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所以很多时候说一个人有才华是个人才,说他"成器",反之说他"不成器"。“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孔子的思想与老子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而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老子主张"大道无为",也是这个意思。

儒家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是:“仁”是核心思想,“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不仁”则谈不上真正有礼;礼是道德规范中重要内容,是”仁“的表现形式。而在具体生活中,"仁"的第一表现就是"孝",孝悌,是根本。"仁义礼智信",其中,这个"仁"的根本就是孝,仁又是儒教的核心,孝相当于核心中的核心。孝是对老人要好,悌是对兄弟友好。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对父母兄弟都好,这个人也差不到哪里去。”

假设一个人,你对父母不孝顺,你就做生意会有影响,仕途会有影响。佛家讲的是因果报应,儒家讲这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如果是个生意人,合作伙伴听说这个人打爹骂娘,就算他爹妈再不好,人们也会首先怀疑这个人的品质,跟他做生意就会多个顾虑和防备。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同等条件下,一个孝顺,名声很好,一个爹妈天天找上要养老费,领导提拔哪个?肯定是提拔对父母孝顺名声很好的。君子务本,君子做事要守住根本,这个"本"立住了,做人自热就守规矩了,人之大道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为美,出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美。第一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学的就是仁。孔子说:内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准则而选择,怎么会获得智慧呢?过去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择处、择仁的例子。你看看,孟子小的时候,他不懂事,什么样的环境里面他就学什么。一开始他住在市场附近,结果学着买卖。她母亲觉得这个对他的心性提升没有多大好处,于是迁家才择学堂旁边,所以孟子之后能够好学,是孟母选择环境,创造出学习成长的环境让孟子成才。

所以说我们择居一定要「处仁」。从广义上讲,不仅是要选择邻居,乃至于我们交朋友,长大了找配偶,或者是找行业等等,这都需要择仁,选择跟仁者在一起。选择仁爱的人,跟仁爱的人合作,这都是教我们会选择。择处、择友、择偶、择业,都是以仁德做标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要向有才干贤能的人学习以他做榜样,促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人相交,贵相知。如不相知,贵相敬。关于“敬”,不仅仅是对父母如此,对待其他亲人,朋友,尤其需要如此。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就是犬马这样的动物,一样有人养着,声色犬马嘛。对待父母最大的孝应该是发自内心地敬。如果不敬,跟养犬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孝顺,孝敬,孝亲,通过这种一层层递进的关系,把人和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就使得孝敬、尊敬成为人和人之间一种重要的关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孔子说,我的弟子,在家讲孝道,出去后敬重师长。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周围的人都好,亲切友爱,讲究仁德。如此修为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就可以向书本去学习了。言外之意,你连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还学什么习,学习也是走歪路。现在很多家长从小不培养孩子的仁德,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学习不好,急得要死;孩子毫无礼貌,娇生惯养,长大不懂感恩,这都是父母的问题,要从自身去反省。

《论语》的智慧,从大的方面讲包含治国管理各个方面的方法,从小的方面讲包括人与人、同事和上下级之间做事进步、学习、管理的方法。孔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是说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位于行事思考有偏差的人之上,就可使那些行事思考有偏差的人也变得正直了。孔子提出了官员举荐制,“举直错诸枉”“举贤才”,具有进步意义。举用正直之人,废弃邪枉之人,则人民信服。

王国华讲到,《论语》的智慧,是价值观,是对生活的整体认识,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经验。其实在《论语》里面,从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它不见得是拎出来的一句两句名言,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所以《论语》里面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那个至极的真理。我们学习用典,不只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我们党政干部职工更应推开门、迈开步,加强国学传统文化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孔子在《论语》中“谈处世之道、谈交友之道、谈人生之道、谈理政之道、谈为人之道、谈学习之道、谈为师之道、谈追求之道,我们要向孔子学睿智,洞见人生之道。

部分听众与主讲嘉宾一起合影留念

深圳秦韵文化机构媒体总监墨荷表示,从本月到春节前,每周末举办一场,围绕深圳读书月“阅读·进步·和谐”总主题,着力于提升市民素质,龙华区以“弘扬传统文化,发现阅读之美”为活动主题,继续为市民带来多场传统文化盛宴。

《传统文化大讲堂》由龙华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主办,深圳秦韵文化传播机构承办。接下来,《传统文化大讲堂》还邀请了张克、刘申宁、胡野秋、史常力、杨争光等全国名家将为市民带来更多精彩国学经典讲座。

龙华区宣传部公益讲座,欢迎走进文化大讲堂

11月份—12月份的讲座预告:

深圳秦韵文化传播机构

获取更多

文体赛事活动、文化艺术节公益项目

名家进校园公益讲座、党政新闻讲座

省外培训学习等资讯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大讲堂论语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