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侯梦菲
12月2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区域文化碰撞——“岭南文化与闽南文化:广州对话泉州”。广州、泉州,两座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将加强联动,在城市宣传、影视文化、文旅项目展开深度对话和全方位的合作,助力闽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穗泉双城宣传部签署合作协议
穗泉双城签署合作协议
在宣传文化领域展开合作
广州和泉州——两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和缘分。同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全国著名的侨乡,如今都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八周年,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也为穗泉两地合作带来新契机。现场,穗泉双城宣传部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宣传文化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广州夜景。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宋金峪摄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表示,面向未来,穗泉应携手一道,加强两座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古城的联动,共同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在城市宣传、影视文化、文旅项目、侨乡文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对话与全方位的合作,助力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辉宗表示,期盼两地积极探索宣传文化协同发展新路径,深度推进双城在城市宣传、影视产业、文旅开发等领域深度的交流合作,共同为世界打开一扇读懂中国的文明之窗、和平之窗,努力开创泉穗合作新局面,谱写闽南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流合作新篇章。
两城文化领域大咖对话
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具有亲缘性
签约之后的对话环节,来自穗泉两地的学者、专家、作家,开启了一场从历史到现实的对话,共话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
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看来,广州和泉州拥有共同的文化积淀,文化结构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内源性文化和外源性文化多元结合在一起的城市,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也有不可忽视的亲缘关系。“广州跟泉州的对话是同频共振的。”他说。
“泉州多元文化融合,在泉州市海上交通史博物馆有一个集中的体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说,从泉州的一块石刻上就能读到“多元融合”的故事。她以“刺桐十字架”石刻举例,一块石碑上刻有十字架、莲花、华盖、尖拱顶等元素,至少是四种文化的融合。
包容、融合也是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之一。“博物馆的文物和现存的建筑,能够诠释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广州博物馆馆长吴凌云举例,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院出土的文物中,来自古波斯的银盒、产自西亚或红海的珍贵乳香、出土但因碎掉无法展出的五根原支非洲象牙、具有典型西方特色的焊珠金花泡等等,都是多年前广州面向海洋,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重要佐证。
城市文化结构内源和外源的融合,也对市民产生着影响。在参加“广州对话泉州”活动前,作家蔡崇达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特别激动,我的家乡要和我的家乡对话了。
蔡崇达出生在闽南的泉州,但是“年少成名”却是在岭南的广州。“广州非常地开放,是一个可以给年轻人所有可能性机会的地方。”蔡崇达说,他对广州充满了感恩,并以广州为家。“可以说,我的内源是泉州,我的外源是广州”。
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在“读懂中国”的会议上,讲好中国故事是重要的话题。如何讲好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的故事?广州和泉州都在不停地探索和尝试。
泉州。图/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泉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泉州用怎样的故事打动了世界?“整个城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案例,确实很少。”泉州市文广旅局局长、古城办副主任李伯群介绍,泉州对整个交通体系、制度体系、精神信仰体系都保护得非常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到泉州考察,都很肯定泉州的保护工作。
保护好文化遗产是讲好故事的基础。丁毓玲参与了泉州申遗的全过程,“申遗的过程,也是我们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她举例,六胜塔是古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航标灯塔,但西方学者会提出疑问:作为航标体系,六胜塔的灯泡在哪里?
“西方学者是以近代西方的标准,看待宋元时期的航标。我们会带他到海上航行,从海上来看这个航标。”丁毓玲说,对方到海上一看就明白了,真的是远远就能看到醒目的航标。
讲好岭南文化的故事,广州也有新的尝试。董上德举例,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走了很多个地方,在疫情的影响下,还能推动全国巡演,很不容易。吴凌云则表示,广州博物馆拥有13万件文物,未来希望可以和泉州加强交流,通过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更多新闻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