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牢记使命奋斗为民系列主题发布会福建省
TUhjnbcbe - 2024/6/7 21:05:00

中国发展网讯7月14日,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奋斗为民”系列主题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专场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福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省数字办主任、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吴宏武出席会议介绍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坚持新发展理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绿色已成为福建发展最亮丽的底色。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实践中,如何厚植绿色优势、实现生态富民惠民?

张福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始终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试验区一共有17项改革成果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的肯定,生态文明指数经中国工程院评估居全国第一。进入新发展阶段,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一是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深入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清洁化改造,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约为21.5%,推动经济社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做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单位能耗强度约为全国平均的三分之二,今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在增加值增长7.5%的同时,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3%。

二是着力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开展具有山海特色的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率先出台陆海统筹、适用全省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指南,“武夷山水”“红古田”等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打响,寿宁下党“下乡的味道”品牌销售额达万元。率先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性生态补偿试点,率先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制度,林业碳汇交易额居全国首位,厦门市成立全国首个农业、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将乐常口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扎实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截至5月全省累计发放碳减排相关项目贷款.64亿元,预计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当量万吨;发放“闽林通”系列贷款亿元、受益农户达到9.26万户。

三是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水、大气、生态环境保持全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武夷山国家公园列入全国首批国家公园,“长汀经验”入选世界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推动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密度下降46%。全省森林覆盖率连续43年全国第一,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加丰盈,“山海画廊、人间福地”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都说产业是经济之本,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稳则经济稳。十八大以来,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文洋: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建指明的“产业优”发展方向,以及“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的重要要求,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重从年的8.1:52.1:39.8调整为年的5.9:46.8:47.3,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1—5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4.2个百分点。

具体在三个产业方面:一是特色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食用菌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全部超过千亿元。水产品总产量、毛茶产量保持全国前列,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二,蔬菜40%调供省外,“福字号”绿色优质农产品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发展,创建了11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9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7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化,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9个闽台农业融合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二是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全部工业增加值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年的9.4%提高到年的15.3%。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年全省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点,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3亿元,为年的2.15倍。电子信息产业“增芯强屏”取得突破,机械装备产业加快智能化、高端化升级,石化“两基地一专区”集聚发展,京东方、上汽宁德、厦门联芯、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中化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全省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达21个,营收超百亿企业突破50家,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第一,福耀玻璃荣获中国质量奖,青拓不锈钢、恒申己内酰胺等产品产量居全球前列。

三是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升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从年的亿元提高至年的亿元,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服务业发展新亮点。现代物流业规模实力稳步提升,国家A级物流企业总数家,居全国第5,厦门、福州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福州列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金融业发展良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过万亿,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长,“海峡科创板”推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全面打响,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市市有5A景区的省份。工艺美术业、印刷业、动漫游戏业、文化创意设计等行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阶段,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和乡村文旅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落实重点产业“一产业一专班”专项协调推动机制,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集聚发展,持续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

中国网记者:数字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跨世纪重大战略工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20多年的探索,数字福建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请问数字福建建设的主要成效以及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吴宏武: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极具前瞻性地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部署。20多年来,福建始终牢记嘱托、一以贯之推进,数字福建已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先后被列入全国电子政务综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全国试点省份。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所有城市均达到光网城市标准,建成5G基站5.6万个,%县域全覆盖;在用数据中心36个,总体规模适度超前。二是数字经济展现新动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成功举办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促成个总投资超万亿项目落地。年福建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47%,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是数字政府取得新提升。“一趟不用跑”比例超90%,闽政通APP覆盖超项高频事项,基本实现“掌上办”“马上办”,省级数字政府服务能力位列优秀级。四是数字惠民达到新水平。建成省级教育、民政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电子健康码多码融合等“互联网+”应用,服务更加有力。五是数据治理迈出新步伐。出台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组建省大数据公司,深化公共数据分级开发、场景式开发。全面建成省市两级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汇聚多亿条有效数据,为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持续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全省一体化疫情防控服务平台,部署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快速增长。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数字福建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全力加快信息化发展,倾力构建数字福建新格局。一是建设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持续办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二是加快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推进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办事更便利。三是聚焦惠民利民,布局集约智能的数字新基建,筑牢可信可靠的网络安全屏障,积极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提升社会服务智慧水平,建设更加包容、友好、安全的数字社会。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数据资源制度体系,加快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和开发利用,培育数据市场主体,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化价值化进程。

工人日报记者:福建是中央明确支持建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请问孟芊主任,近年来福建在“海丝”核心区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打造了哪些特色品牌?

孟芊:近年来,福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同共建国家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民“心联通”,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一是深化互联互通建设,推动“丝路海运”走深走实。年12月,福建省率先开行“丝路海运”,旨在打造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航运物流生态圈。3年多来,“丝路海运”联盟成员单位达多家,86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相继开行,联通27个国家99个港口的航线网络初步构建,累计完成个航次,集装箱吞吐量达多万标箱,三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先后成功举办,影响力越来越大。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扩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丝路海运”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初,我们启动建设“丝路海运”信息化平台,力争通过汇聚“关—港—航—贸”等多维度数据资源,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

二是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近年来,福建充分发挥华侨和民营经济优势,加快构建中资主导、植根福建、面向全球的产业链体系,涌现出紫金矿业、宁德时代、福耀玻璃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代表性企业。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推出18批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项,34项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中印尼、中菲、中塞“两国双园”项目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批经贸平台影响力持续提升。实施全面对接RCEP十大行动计划,今年1—5月,福建省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额达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3.3%;吸引RCEP成员国投资项目46个,实际使用外资22.5亿元,同比增长11%。

三是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架设民心相通桥梁。“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申遗成功。《丝海梦寻》《丝路帆远》等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全球巡演(展)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福建同乡恳亲大会构建起促进心灵相通的重要纽带。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成为内地高校在海外开办的首个分校。福建菌草技术传播到个国家。前不久,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福州顺利举办,再次为促进各国团结协作、加深相互理解信任、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福建新闻广播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反复强调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快健全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请问,新时代福建将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

张福寿: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福建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福建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近年来,福建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福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建立了新时代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倾力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年,69个革命老区实现GDP亿元,人均GDP达10.64万元,分别是年的2.74倍和2.52倍;实现“市市通快铁”“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林改、医改等多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初,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方案》,这是我们进一步推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的一个行动指南。当前省发展改革委正按照国务院批复方案的要求,在牵头编制《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发展规划》,细化实化各项措施的工作任务,确保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的政策体系能够落到实处。

福建总体考虑从五个方面去做:一是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好以工代赈项目,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推进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鼓励发展稀土、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持续增强内生动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长征文化公园建设。三是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铁路、公路建设,打通交通“大通道”、畅通“微循环”。加快能源项目建设,支持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四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五是倾力支持生态文明发展,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总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苏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新时代老区苏区振兴工作做实做好。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年来,福建省营商环境取得很大的进步,各项营商环境指标不断优化提升,厦门、福州、泉州等参加国评的城市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请问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牵头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张文洋: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稳经济、稳增长、保市场主体提供有力保障。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统筹协调。推动成立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下设6个专项小组,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承担推进小组日常工作。二是突出数字化支撑。创新推出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机制,全面、客观反映福建省营商环境现状,及时发现问题,督导解决问题,全面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目前,正着手整合现有涉企服务资源,依托“闽政通”APP建设企业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对内对外的营商环境数字化闭环。

三是突出法治保障。出台实施《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海丝中央法务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归集共享信用信息,强化信用主体权益保障,打造“诚信福建”。

四是突出改革创新。省政府推出《福建省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计划》,对标全国最高标准,以清单形式推出94条改革举措和创新做法。及时总结推广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树标杆立典范,鼓励互学互鉴,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共同提升。

五是突出政策落实。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营商环境监测督导内容,开展全省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将企业反映的问题以清单形式发送各地各部门,并将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测内容。建设“福建省疫情防控惠企政策平台”,实现政策的精准查询。开展常态化飞行检查,组成30多个工作组深入一线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政策兑现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政策应落尽落、市场主体应享尽享。

下阶段,我们将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福建省营商条例,运用好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结果,充分对标先进,查找短板弱项,做好整改提升。加强监测跟踪,确保各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企业在闽投资兴业更方便、更快捷、更易成功。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民以食为天,能源是工业的粮食,保粮食能源安全,就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安全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要求全面落实保粮食能源安全任务。当前受世纪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粮食能源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牢记使命奋斗为民系列主题发布会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