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赣州未来五年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全力主攻工业
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聚集化、品牌化,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体系。到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实施工业“强脊”工程
立足现有产业优势,不断拉长产业链,支持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规模化生产,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以家具为主的现代轻纺等千亿元支柱产业,着力打造生物制药、新型建材、氟盐化工等百亿元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数控机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建成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基地。
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章贡区为主平台,引进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加快建设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新能源汽车赣州产业基地,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规模生产。
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统筹区域协调,构建“一核两区”②生产力布局。
增强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依托章贡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为主的中心城区,以赣州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为龙头,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有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家具、高端装备与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集聚板块,建设科教创新服务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产城高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加快建设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强化与海西经济区对接,建设赣闽(台)对接合作新区、赣闽合作飞地港。规划试验区核心区,强化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的产业规划和功能区分等直接对接,将其打造成深圳前海辐射区,并在辐射区内布局“二带、二园、五区”③。推动瑞(金)兴(国)于(都)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尽早实现三地快速互联互通。开展人才、土地、扩权强县等政策先行先试,把试验区建成体制机制创新孵化中心。
加快推进“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建设。以龙南经开区、全南工业园、定南工业园为载体,强化与珠三角对接,加快发展稀土钨深加工、电子信息、氟新材料等产业,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基地、赣粤(港)对接合作新区。
“一核两区”既相互独立,又协作对接,以中心城区为龙头总牵引,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紧紧抓住航空口岸和高铁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规划布局建设临空经济区及高铁经济带,推动区域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集聚力增强。
第三节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融合、协同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增落户城镇人口80万左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入县城或建制镇工作生活。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双挂钩”机制,建立以人口分布为主要依据的公共资源调配机制,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增强城镇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依法保障进城落户人口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和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实现农民带着福利进城。
加快赣州都市区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提升赣州都市区承载能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联动发展崇义、大余、信丰、于都和兴国,形成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完成赣县撤县设区,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赣县、上犹县同城化进程,积极构建中心城市大格局。加快章江新区繁荣发展,高标准推进蓉江新城、高铁新区建设,协同推进西城区、水东组团、水西组团、沙河组团、沙石组团、东山新区建设,到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达万。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构建以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为主体的立体框架性路网,建成赣州西站与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运站等其他交通节点之间的快速通道。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和综合防护能力建设,科学规划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统筹推进供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环卫、公共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充电桩、加气站、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优化城市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加强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城区。大力推进河套老城区改造提升,畅通大桥大路,疏通小街小巷,打造交通微循环网络,改善交通硬件环境,优化交通管控,有效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实施历史文化、传统风貌街区和特色街道修缮整治工程。开展城市设计,塑造城市形象。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精细化长效机制。
推进东部城镇群、南部城镇群和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东部城镇群、南部城镇群毗邻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优势,培育市域次增长极,形成支撑赣闽合作、赣粤合作的门户区域。加强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推进龙南撤县设市,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与中心城市的经贸联系和产业对接,发挥次中心城市的中转、聚集和扩散作用,打造区域性生产和生活服务中心,带动城镇群整体发展。
加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贯彻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提高县城及重点镇规划设计水平与执法力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适度超前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把每个县城打造成秀美宜居城市。加快全国重点镇、全省百强中心镇和市级示范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延伸拓展、公共服务均等平衡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特色小城镇。
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加大农村建设投入,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乡风浓郁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新村、和谐新居。全面推行城乡规划一体化,严格规范管控农房建设。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以赣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及南康、章贡经开区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统筹生产、办公、生活、商业等功能区规划,加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工业园区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工业园区由生产区向产城融合新区转型,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探索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建设以龙南经开区、瑞金经开区等园区为主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小城镇(重点镇、示范镇)建设工程:在赣县储潭镇、信丰大塘埠镇、瑞金壬田镇等39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
海绵城市工程:围绕“渗、滞、蓄、净、用、排”目标,规划改造、建设城市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广场绿地、内河水系、市政设施、防洪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涵养工程、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等项目。
中心城区框架路网工程:建设文明大道—迎宾大道—飞翔大道(延伸至唐江)、赣南大道—兴国路—武陵大道—城西大道(南康机场快速路)、东江源大道(兴国路至迎宾大道段)、蓉江三路—黄金大道、南康机场路等快速路,客家大道及西延线、红旗大道及东西延长线、东桥路—张家围路—赞贤路—黄金路、东阳山路—长征大道—赣南大道、京九路—和谐大道、虔东大道及东西延长线、创业路、蓉江四路、蓉江五路、蓉江六路、康唐线、赣康路—金东路、金潭大道、工业路—蓉江一路、旭日路—湖边大道、金岭路及西延线、赣南大道延伸线、城西大道延伸线等交通性主干路。
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红旗大桥、蟠龙大桥建设等项目,重点对河套老城区和章江新区交通拥堵节点进行优化改造。
城镇供水设施工程: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建设供水项目,新增日供水能力50万吨,新(改)建供水管网公里。
城镇排水设施建设工程: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建设排水项目,新建排水管网公里以上。
中心城区停车场工程:中心城区建设立体停车场7个车位,其中河套老城区0个、章江新区2个。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公交充电站8座和公交首末站充电桩群8处、出租车充电站3座、公共充电站1座和公共停车场充电桩群7处。
汽车加气站工程:建成23座汽车加气站,实现县县都有加气站。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中心城区及信丰、上犹、于都、寻乌、龙南、瑞金等县(市)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建设各类应急避难场所个,建成有效避险面积万平米,应急安置人口万人。
绿色生态城区工程:重点加强峰山、通天岩、马祖岩、阳仙岭绿色生态建设。积极推进近郊环城森林圈、三江六岸及街道森林绿化带、居民生活密集区森林小公园等建设。
和谐秀美新农村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实现农村垃圾长效治理。
产城融合示范区工程:依托赣州、龙南、瑞金国家级经开区,赣州综合保税区及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等平台,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县(市、区)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每年扶持3个特色产业,每个特色产业集中扶持3个重点县。
百县百园工程:每县建好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粮食产能达到万吨,粮食产量稳定在万吨以上。
蔬菜基地建设工程:蔬菜种植面积达万亩,产量达万吨,中心城区蔬菜供应基地达6万亩。
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实施脐橙生态化、机械化标准果园建设等项目,建设赣南脐橙交易中心,脐橙面积达万亩,产量达万吨。
油茶产业工程:大力实施油茶产业建设项目,新增高产油茶林90万亩、改造万亩,加工基地年产能力10万吨。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每个县(市、区)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
现代农产品加工工程:重点建设粮食、蔬菜、以脐橙为主的果业、油茶、茶叶、甜叶菊、莲子、饲料、畜禽、奶类及水产品等加工基地,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完善加工产业链和流通体系。
新型金融工程:运作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招商集团赣州产业投资基金、瑞(金)兴(国)于(都)振兴发展专项基金、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南方钨稀土产业投资基金、赣州“互联网+创新创业”基金等项目,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
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工程:重点推进物流园区工程、农产品物流工程、城乡物流配送等项目,建成物流园区52个、物流配送中心50个、物流信息平台6个,培育壮大一批辐射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打造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电子商务业:建设赣南电商城、金融商务核心区、赣粤现代电商轻纺产业城、跨境电商园、电商创业孵化园等项目,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传统企业,实现电商交易额1亿元。
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上犹、崇义、大余、石城、安远、会昌、全南、章贡区等养老基地,努力创建国家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商贸流通业:建设国家级赣南脐橙批发市场、中农批赣州农产品国际物流园、赣州阊寰冷链农产品交易园等项目,改造或搬迁龙都商城、贸易广场等老旧市场,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线上线下互动、商业模式创新。
居民家庭服务业:实施城乡居民家庭服务项目,推动家庭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
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软硬件建设,实施赣州城市旅游服务站、石城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一批汽车营地、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项目。
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升级工程:引爆发展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业,大力实施三江六岸旅游景观带、赣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和谐钟塔主题公园、赣州方特主题公园、七里古镇、赣县五云祥云湖、章贡区马祖岩等文化旅游项目。
红色旅游工程:打造赣南苏区红色旅游长廊,推进瑞金红色精品景区创建、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园、于都长征体验园、大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会昌毛泽东诗词博览园、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等项目建设。
旅游景区提升工程:推动赣州通天岩、五龙客家风情园、安远三百山、大余丫山、会昌汉仙岩、上犹陡水湖、宁都翠微峰、崇义阳岭、石城通天寨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石城闽粤通衢等国家4A级景区8个以上。
旅游公路工程:加快中心城区、干线公路、机场等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实施上犹县黄沙坑至五指峰、会昌县汉仙岩风景区、崇义县上堡梯田、石城县花园至通天寨、大余县灵岩寺至石门口水库等旅游公路。
特色文化旅游工程:客家文化体验园、赣南围屋、九龙山采茶戏、会昌羊角水堡、定南莲塘古城等客家文化旅游项目。赣州峰山、上犹陡水湖、崇义阳岭、大余丫山和梅关、石城通天寨和八卦脑、安远三百山、会昌汉仙岩、龙南九连山、定南九曲河、全南南迳梅园、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于都罗田岩、赣县湖江夏浒、南康大山脑(百家姓·和谐城)、信丰金盆山、兴国灵山等生态旅游项目。崇义上堡梯田和君子谷、宁都现代农业观光园和小布镇、于都屏山牧场、上犹柏水寨等休闲旅游项目。安远东江源温泉、石城九寨和东华山温泉、寻乌青龙岩温泉、龙南龙秀温泉、会昌汉仙温泉、宁都李村温泉等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兴国三僚、于都寒信峡等禅宗和堪舆文化旅游项目。
构筑完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坚持以现代交通为先导,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由“跟跑型”向“引领型”转变,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铁路“三大通道”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年建成通车昌赣深客运专线,打通赣州“贯南通北”的快捷客运通道。建设吉永泉铁路、鹰瑞梅铁路,打通连接福建泉州港、广东潮汕地区的出海通道。推进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赣郴铁路建设,打通对接成渝经济区、“一带一路”西南桥头堡的西南通道。高标准建设赣州西客站,实施西客站南北广场综合开发,把赣州西客站建成区域综合客运枢纽站。到年,力争全市铁路建设及运营里程达到1公里以上,其中快速铁路突破公里,形成“一纵一横”十字型快速铁路⑥和“两纵两横”普通铁路网⑦,打造赣州至周边重要经济区中心城市“2小时高铁圈”。
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兴赣、宁定等高速公路和一批互通及连接线工程,推进大广高速赣定繁忙段扩容改造,实现省级及以上经开区(工业园)至少与1个高速出口连接。到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公里,构建“三纵三横六联”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⑧,实现赣州市域范围2小时、外联周边中心城市4小时交通圈。
着力提升普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快瑞(金)兴(国)于(都)、“三南”快速通道等城际路网建设,实施G、G中心城区段外移,G与G联络线工程。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县乡道升级改造,实现所有工业园区至少与1条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实现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分别达到95%和60%,基本实现县道三级和乡道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改造提升通村(组)公路,完善客运网络,打通农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建成南方区域性航空枢纽。加快航空体系建设,构筑对接全国性中心城市“2小时航空圈”。完成赣州黄金机场改扩建工程,设立国际航空口岸,实现赣州直飞国内主要城市,开通赣州至港澳台、东南亚及其它经贸往来密切的国际航线,把黄金机场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国际支线机场。新建瑞金支线机场。
提升水运通航能力。推进赣江航道建设,加快建设综合货运码头和旅游客运码头,加快推进赣州港建设,实现赣州至南昌三级通航。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构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打造“公交都市”。规划研究并适时启动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等中大运量公交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都市区及城乡公交一体化。
推进运输服务智能发展。强化交通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加快综合交通服务互联网化,推行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制”联程联运服务,实现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
铁路工程:建成昌赣深客运专线及吉永泉铁路,推进鹰瑞梅铁路、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赣郴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赣韶铁路复线、赣梅汕客专、始兴至全南至定南至梅州铁路、赣州站与新建赣州西站连接线,升级改造赣州站等火车站。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兴赣高速及北延至宁都黄陂、宁定及定南联络线、广吉宁都段、大广高速赣定繁忙段扩容改造等高速公路。推进寻全高速西延至韶关曲江、寻乌南桥至广东龙川、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会昌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实施厦蓉高速黄金机场、康大高速大余黄龙、大广高速信丰北及南康南互通、厦蓉高速上犹西互通和济广高速长胜至固村连接线、宁定高速青塘至宁都县城连接线等
项目,规划研究大广高速南康横市至龙回段西移、井冈山至大余至全南高速、泉南高速石城南至厦蓉高速瑞金东联络线、信丰至南雄高速联络线等项目。
普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升级改造普通国省道公里,路面改造公里。规划研究赣州至安远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县道公里、乡道1公里,拓宽改造行政村通达路线窄路面公里,实施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油)路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班车,年前率先在全省完成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通水泥(油)路目标。
航空工程:完成赣州黄金机场改扩建工程,通航城市达20个以上,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新建瑞金4C级支线机场。规划研究并适时启动龙南、宁都、安远、崇义、兴国等通用航空基地机场建设。
航运工程:建设赣州港综合货运码头和上犹、崇义、瑞金、会昌等旅游客运码头,规划研究赣粤运河建设。
客运枢纽场站建设工程:建设赣州综合客运枢纽站、汽车南站及梅林、南康、定南等一级汽车客运枢纽站,实施宁都、石城、会昌、上犹、兴国、安远、寻乌、瑞金、于都、信丰等县(市)二级汽车客运枢纽站。建设五级农村客运站25个,候车亭个,全市70%以上的乡镇建成等级客运站,已通客车的行政村有候车亭或招呼牌。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完成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编制等,并适时启动项目建设。建设中心城区快速公交系统(BRT)60公里,慢行车道公里,自行车租赁点36个,投放自行车1万辆。建设金岭西路、栎木坑、和谐大道公交枢纽站,水西冶金基地、金辉路、油山路公交首末站,黄金大道公交综合枢纽、章贡王路公交换乘枢纽和赞贤路公交停保场等。新建公交候车亭座。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50%。
火电工程:建设华能瑞金电厂二期扩建、信丰火电、宁都火电项目,新增火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水电工程:建设华能茅店水电站项目,争取开工建设赣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新建7.2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
核电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江西瑞金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规划研究宁都县小型堆核电项目。
风力发电工程:新建10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户户用光伏电站、地面分布式电站、屋顶分布式电站等项目,总装机容量.7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工程:建设一批农林生物质发电、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镇生活垃圾沼气填埋发电项目和生物柴油、生物质碳燃料发电项目。
输变电骨干网架工程:新建抚州至红都千伏线路工程、赣州西千伏输变电工
程、红都千伏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华能瑞金电厂外送千伏线路工程等项目。
城市配电网工程:规划新(改、扩)建千伏变电站91座、千伏变电站18座。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改造35千伏变电站座、35千伏线路公里、10千伏线路公里、10千伏配变台。
油气输送通道工程:建设中化泉州—赣州成品油管道赣州段工程、中石油揭阳—梅州—赣州成品油管道工程,构建完善成品油管道对接覆盖网络。加快建设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二期赣州段工程,推进8个县城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及更新改造,实现管输天然气利用覆盖所有县城。
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全市个乡镇和人口较大行政村都建有一所公办幼儿园,通过新建或住宅小区配建等途径在城区(含县镇)每5万人口兴办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所(含村小、教学点及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和所初中改造任务,新改扩建校舍面积万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各县(市、区)城区新(改、扩)建小学79所,校舍及辅助用房建设规模98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72.9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初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56所,校舍及辅助用房建设规模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80万平方米,扩大城区教育资源,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
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改造中小学所,新(改、扩)建学生宿舍面积万平方米、改造学生食堂等56.2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学生厕所等面积11.3万平方米。
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周转宿舍建设工程:新建宿舍4.7万套(间),面积万平方米,购置生活设施设备4.7万套。
教育信息化工程:统筹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15亿元,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推进教育云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建设。
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新(改、扩)建学校76所,面积万平方米,教学、行政、辅助等用房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0万平方米,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及新建塑胶跑道。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推动赣州职教园区、赣州综合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赣南职业技术学院、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市人民警察学校、瑞金职业学院、宁都高级技工学校、各县(市、区)1—2所中等职业学校、18个县级现代化公共实训基地、20个“校企一体化”生产实训示范基地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医院新院、医院建设,医院医技综合大楼项目。建设兴国、于都、会昌和瑞金、宁都等人口大县(市)医院。医院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建设。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章贡区、大余、兴国、瑞金、龙南等县级妇保院,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及会昌、石城、寻乌、龙南等县级疾控中心,于都、宁都、瑞金、兴国、信丰等人医院,医院应急救治综合大楼。改建市中心血站。建设市、县两级人口信息化平台。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改、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兴国、瑞金、赣县、寻乌、医院。
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社区运动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农民健身工程、户外健身登山休闲步道等建设,实施奥体会展中心、上犹南湖国际户外体育运动基地、市水上运动场、射击场等项目,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6平方米以上。
市县足球场地建设工程:建设市县足球场地个。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等互动发展,推进一批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居家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千名老年人不低于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不低于12张。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年前确定5个试点县、个示范单位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年后全面铺开。
文化提升改善工程:建设市图书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烈士陵园、中国赣南油茶博物馆、市档案馆新馆及章贡区档案馆,赣南文化艺术中心及兴国、赣县、瑞金、宁都等文化艺术中心,赣州经开区三馆合一等项目。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七里镇窑址申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赣南客家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兴国三僚村、中华儿童新村、马祖岩禅宗、东龙古村、白鹭古村、关西古村、羊角古堡文化保护和利用,革命旧居旧址、通天岩石窟、赣州城墙、梅关古驿道、赣州文庙、赣州佛塔等保护和修缮。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工程:建设赣州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出版物交易中心、新媒体孵化基地、红色影视基地、上犹油画创意产业基地、“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购置设备。
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市本级和18个县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19个县级应急广播基础设施建设。
赣南特色文化品味工程:创作并推出一批展示宋城、客家、红色文化的大型综艺演出节目。
①“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②“一核两区”生产力布局:中心城区核心,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③“二带、二园、五区”:二带:红色旅游经济带、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二园:氟化工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五区:移民搬迁扶贫示范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④“多规合一”: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⑤油茶“三个中心、三个基地”:三个中心:油茶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油茶产品检测中心、油茶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三个基地: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油茶高产种植基地、油茶产业加工基地。
⑥“一纵一横”十字型快速铁路:一纵:昌赣深客运专线;一横: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
⑦“两纵两横”普通铁路网:两纵:京九铁路、鹰瑞梅铁路;两横:韶(郴)赣龙铁路、吉永泉铁路。
⑧“三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三纵:济广高速、宁定高速、大广高速;三横:泉南高速、厦蓉高速、寻全高速(含西延至韶关曲江);六联:南昌至韶关高速(含兴赣高速及北延、绕城高速、康大高速)、广昌至吉安高速(宁都段)、龙南至河源高速、宁定高速定南联络线、寻乌南桥至广东龙川高速、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会昌联络线。
⑨“五小”水利工程: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
⑩“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单一网”: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政务服务网。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指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的简称。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来源:赣州市委市政府编辑:皮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