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读泉州泉州ldquo小山丛竹 [复制链接]

1#

摘要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小山丛竹”是泉州古城中“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七个一项目的“一园”。小山丛竹以“重现盛景+修复场地+服务社区”为规划理念,将恢复小山丛竹景观,复建诚正堂、不二祠、过化亭等古建筑,恢复小山丛竹本身具有的山与竹意象,充分挖掘弘一法师、朱熹、欧阳詹等历史名人的文化底蕴,营造可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闲场所和文化精神的交流基地。

“小山丛竹”建设背景及项目概况

建设背景

“小山丛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泉州的“旧八景”之首,也是泉州难得的一处人文景观,历代名人多于此读书讲学,影响深远。“小山丛竹书院”与泉山书院、石井书院、欧阳书院并称温陵"四大书院"。书院历经历史变迁和文化大革命浩劫,先后改建成温陵养老院、医院(精神病院);除晚晴室、小山丛竹牌匾外,其余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古城双修”,启动“小山丛竹”复建工程,由市古城办牵头策划,市古城公司作为项目业主,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组织建设。为此,市城管局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和市政园林古建专家组,携手中国市政西北院开展大量的项目前期调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传承历史、恢复本真的基础上,对项目平面布局、建筑形制、景观组织等开展数十轮的优化和完善,做到精益求精,不留遗憾。

医院旧址(系小山丛竹原址,面积约9亩)恢复重建“小山丛竹”。同时整合周边的同莲寺、城隍庙等史迹建设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同步对连接公园的都督巷、模范巷、执节巷、石狮巷等7条街巷开展整治,重现“小山丛竹”的胜景,打造展示泉州历史文化底韵的“一扇窗口”。

▲鸟瞰图

▲一对上海夫妇寻访弘一法师足迹慕名而来

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面积约㎡,其中包含入口广场、不二祠、公共厕所、晚晴室、诚正堂、小广场、敬亭、弘一法师讲经处、小山石牌坊、过化亭等。

摸清场地历史文化脉络及考古调研

历史文化脉络

▲小山丛竹文化历史脉络简图(图2-1)

“小山丛竹”位于泉州城北,地势较高,古时绿树掩映,环境幽雅,明代朱监曾有诗赞誉曰:“召尧碧屿杳冥濛,绿映苍苍匝地封。明月影中金锁碎,乱云堆里玉玲珑。一峰小小芙蓉淡,万叶葱葱翡翠浓。自是一方仙境好,禅源不与世间同。”可见景色的优美瑰丽,南宋以前这里不仅建有纪念欧阳詹的“不二祠”,而且建有佛寺资寿寺。由于此地环境清幽,更由于有先贤祠在此,因而使朱熹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年)七月,朱熹任职同安主簿即行届满,滞留于府治等候调转批书时,由于暇余时间较多,于是经常到小山。他对这里的地势进行踏勘,认为此处山川之美,为郡治“龙首之脉”。朱熹对泉州先贤欧阳詹推崇备至,而以纪念欧阳詹的不二祠来传播儒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徒寄高山仰止之思,且以寓五百年道脉归儒之意,则寺所以废,与郡人文所以兴,未必不赖于此”。因此,他就在这里种竹、建亭,讲授理学,并亲书“小山丛竹”匾额,镌于石。朱熹亲自讲学,吸引了郡治及附近不少人前来听讲。这所书院由于是朱熹亲自创建,亲自讲学于其中,因而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不仅在当时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而且也成为古代泉州较为著名的书院之一。

年,小山丛竹辟为温陵养老院,曾修缮过化亭。年弘一大师两次莅院短住,并补题过化亭匾额。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曾多次住此,并于年10月13日安详西逝于泉州小山丛竹晚晴室。年,在小山丛竹建造第一座弘一大师之塔。[1]

考古调研发现

考古人员于年8月中旬对小山丛竹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文物调查,发现7处历史遗迹,其中历史遗迹整体或者局部保留的有小山丛竹书院遗迹、晚晴室、夫泉井三处,其余不二祠、世显拱故居、世寰望故居、弘一法师舍利塔(原址,现已迁至清源山安放)及讲经处纪念碑4处历史建筑皆已破坏。

▲文物点分布图(图2-2)

同时,小山丛竹建设用地考古勘探共选定4条探沟发掘,初步揭示出该区域地层堆积情况,确认地下埋藏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考古揭露出一处宋元时期的砖铺地面遗迹,出土了大量各时期历史遗物。并出土有一方明嘉靖都指挥欧阳公平倭碑和一批陶瓷片、筒瓦、瓦当等历史遗物。[2]

▲考古文物图

▲都指挥欧阳公平倭碑(图2-3)

▲碑文拓片(图2-4)

根据考古报告,小山丛竹建设用地现存的小山丛竹坊、晚晴室、夫泉井设计采用原址保护,对出土的明嘉靖都指挥欧阳公平倭碑实施出土原址立碑,将小山丛竹建设用地内发现的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保护纳入规划设计中。同时小山丛竹建设用地不规划建设大型地下设施,以免破坏地下文化遗存。

复建“小山丛竹”,打造精品文化园林

设计思路

为尊重历史和尽可能还原历史,项目组先后走访泉州方志委、泉州博物馆、泉州规划专家顾问组等相关文史专家,详细查阅《泉州古园林钩沉》、《晋江府志》等典籍,多方收集散落民间的小山丛竹珍贵历史图(照)片,并结合项目现场考古发掘,对小山丛竹的历史风貌和主要建筑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传承历史、恢复本真的基础上,对项目平面布局、建筑形制、景观组织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项目整体目标为恢复“小山丛竹”胜景,铭记发生于此的历史名人名事,联系周边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总体方案

与周边资源整合

在规划上,盘活周边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景点的联动性。将“小山丛竹”历史文化公园与西街、中山路、涂门街等文化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具有泉州特色的古城文化风景线。在重建的过程中,尽量恢复原有的文化遗址元素,同时在内涵、规模和功能上进一步拓展,促进泉州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平面布局

整个园区方案根据已有的图文记载和考古调研结论进行平面布局。根据小山丛竹书院规制,大致为:书院正径原系向南小巷,巷口临通衢处,有木牌坊,高7.7米,宽3.75米,上书“朱文公讲院”;稍进狭巷,西畔即“寒泉井”;往巷北直上,有小木匾“温陵山门”;上坡十数步即抵“小山丛竹”石坊;坊跨度不足1丈,高则过之,全以砻石筑成;坊后为“过化亭”,筑于小山之上,丘高仅5尺,亭木质瓦盖,有阶七级,中筑圆座,竖朱熹像,乃线条画刊于黑板岩,像上附赞;山右建宽堂,额曰“诚正”,作讲堂;山后建书屋,前后6间,额曰“瞻紫”,充学子读书之所;山右又建六角小亭,以资点缀,额曰“敬字”。[3]

康熙五十年(年)知府刘侃又修,名“小山丛竹书院”。乾隆五十三年(年)重修。清末废科举,书院亦废。年,小山丛竹书院辟为温陵养老院。

随着时代变迁,几经改建,朱文公讲院牌坊、寒泉井、温岭山门牌坊、过化亭、诚正堂、瞻紫书屋、敬字亭俱已损毁,现存小山丛竹坊。

根据前期对项目资料的收集与梳理,运用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合理布置游线,通过对场地内部地形整理、建筑、庭、廊和绿化组团进行对景、借景,做到步移景异。

▲小山丛竹现状历史古迹位置索引图(图3-1)

尊重历史,重现古建筑

“小山丛竹”的复建以恢复历史原貌为主,采用的材料都是回收的老构建。”基于“保护、还原”的出发点和打造精品文化园林的初衷,设计组走访了泉州规划专家顾问组、方志委、博物馆、民间文史专家等,搜集大量文字图片资料,最终“小山丛竹”的保护修缮方案基本还原了历史风貌,还原“不二祠”、“过化亭”等建筑,文物保护点“晚晴室”还单独设计了保护修缮方案。古建建造部分邀请了闽南古民居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团队及泉州市政园林古建筑专家来参与设计、建造,力求重现当年风貌。

建设前是已废弃的医院,院舍环境破旧不堪。居民一般情况是不会在这里做为休憩场所。项目建设前期,大大小小的10余栋建筑,拆迁面积达1.1万平方米。

▲建设前鸟瞰图

建设中

▲建设中鸟瞰图

景观、建筑风貌,在渐渐地改变。

建设后

▲建设后鸟瞰图

保护修缮类古建

(1)晚晴室

晚晴室,位于小山丛竹建设用地的中部,方位西北—东南向。建筑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一落7米。硬山顶,燕尾脊。屋前有长廊宽11米,深3米。目前整体保存完整,局部有所破损。

▲晚晴室(正面)(图3-2)

▲晚晴室(侧面)(图3-3)

▲晚晴室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摘自网络)

(2)小山丛竹坊

小山丛竹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时泉州通判陈尧典乃集朱熹壮年手迹而重镌之,又记其事于碑阴,改建为“小山丛竹”石牌坊。《闽中金石略》载,朱熹题刻“小山丛竹”的原石已凐没,现存石刻“乃明人集遗迹刻之者”。

小山丛竹坊为抬匾式,宽一间,宽3.75米,高3.7米,方位西北—东南向。两花岗岩立柱,辉绿岩坊额嵌于花岗岩横梁,正面刻朱熹墨迹“小山丛竹”,“晦翁书”,行楷。背面刻:“徐之霖自为记”、楷书,其余字漫漶不清。

▲小山丛竹坊(背面)(图3-4)

▲小山丛竹坊(侧面)(图3-5)

▲小山丛竹坊

▲小山丛坊碑

此次在历史文化园建设过程中,建设“圣人碑”和“圣人亭”,契合“满街都是圣人”的历史景象,设计初衷是使之成为游客打卡的文化景点、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闲场所和城市精神的交流基地。

(3)夫泉井

位于晚晴室前侧,始建年代无考。水井被水泥地面封盖,停止日常使用。

▲夫泉井旧照(林泽涯提供)(图3-6)

▲夫泉井(图3-7)

复建类古建

(1)过化亭

过化亭,又名小山丛竹亭,过化亭建筑面积27.76平方米,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燕尾脊,该亭子样式参考旧照片进行恢复设计。

《八闽通志》载:“小山丛竹亭,在资寿寺内。宋绍兴间朱熹为同安簿,尝讲学于此,因书‘小山丛竹’四字遗其僧。元至正间僧泽润建亭,取以为名。”明嘉靖间泉州通判陈尧典重构小山丛竹亭,更名“过化亭”,镂朱熹遗像崇祀之。康熙三十四年(年),徐之霖重建“过化亭”,复原名“小山丛竹亭”,重修后的过化亭为石构,歇山顶,亭中筑圆座。年,泉州佛教会曾修缮过化亭。20世纪60年代,亭被毁。

▲过化亭旧照(图3-8)

▲弘一法师等人于过化亭合影(图3-9)

▲过化亭效果图(图3-10)

▲过化亭(北面)

▲过化亭(南面)

(2)不二祠

不二祠,不二祠系欧阳氏祖祠,始建无考,祀泉州第一位进士、文学家欧阳詹。相关史料记载,不二祠中堂供奉欧阳詹像,高丈余,衣冠庄严,堂中有匾额“不二”,为后人特地搜集欧阳詹墨宝“不”、“二”二字镌刻制成(现该匾藏于泉州市博物馆)。堂前悬木刊联二:一为朱熹所纂“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一为何乔远所纂“不二题堂银钩铁画论当年合班颜柳欧虞之列,无淫箴室,神窥天鉴待后学只开吴闽濂洛之先”。不二祠在20世纪60年代被毁。

复建的不二祠建筑面积86.69平方米,双坡硬山顶屋面,砖木结构建筑。主体建筑最高为7.米,朝向为“坐癸丁兼子午”。

▲不二祠旧照(图3-11)

▲不二祠效果图(图3-12)

▲不二祠

不二悬堂银钩铁画

论当年合班颜柳欧虞之列

无淫箴室神窥天鉴

待后学直开关闽濂洛之先

(摘自网络)

(3)诚正堂

清康熙三十四年(),通判徐之霖重建“过化亭”;三十九年(),在亭左建“诚正堂”充作讲堂,亭后建斋舍6间,在书院正径临通衢处立木牌坊,上书“朱文公讲院”,两侧有“寒泉井”;康熙五十年()知府刘侃又修,名“小山丛竹书院”。乾隆五十三年()重修。清末废科举,书院亦废。

诚正堂:大殿建筑面积平方米,连廊建筑面积平方米,双坡硬山顶屋面,砖木结构建筑,主体建筑最高为6.51米。

▲诚正堂效果图(图3-13)

▲修复后的“小山丛竹书院”

▲诚正堂

风动丛竹吟诗书月照龙泉荡佛心

古地重扬邹鲁风刺桐花开满城香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庭前几个芭蕉叶,未到秋分一半黄。

▲书院一脚

(4)敬亭

建筑面积23平方米,单檐六角攒尖顶、木构牌坊为木结构建筑。敬亭最高为6.米,过化亭最高为7.米,木构牌坊最高为5.米。主体结构形式为木结构形式。

▲敬亭图

古建施工营造手法特点

古建筑——新建如旧

“小山丛竹”的复建以恢复历史原貌为主,采用的材料都是回收的老构件。

▲古建筑修复

本次公园内新建古建筑主要采用闽南古建筑制式进行设计,在施工营造上主要采用新建如旧的营造工艺,主要控制工艺如下:

材料选择:本次建造古建筑筒瓦、板砖、石材均从民间收集旧料,筒瓦板砖收集主要遵循原则为旧砖瓦烧制面不能有脱釉面,防止一旦釉面脱掉会减少耐久性,旧石材主要选择为相应闽南风格图案刻画和石材面颜色的挑选。

▲甓砖

砌筑砂浆配制:砌筑砂浆严格按照传统配比配置,白灰和水泥比例通用为(3:1)掺和为控制砂浆颜色的关键同时又不失砂浆强度。保持灰浆颜色与旧砖协调。

外墙面壁砖(甓砖):采取一卧一立砌筑工艺,由于本工程采用旧料,旧料砖规格难以统一,因此在砌筑时同一堵墙同一皮砖需挑拣规格统一,尺寸偏差较小的砖。闽南古建筑外墙红砖面注重线条感和立体感,因此在砌筑时墙面均有突出边框线条,角柱均采用清水砖柱较墙面珀砖突出约2cm。

外墙出砖入石:施工时主要控制砖石面积比例(砖:石=2:1),石头为竖立砌筑,砖砌筑采用卧砌,砖材料为清水砖、瓦片、望砖和胭脂砖。为保证砖面的立体感,砖砌筑时砂浆不能满出外侧面需保留2cm左右空隙,同时石头面需凹入砖约0.5cm左右。砌筑效果线条要有行云流水感,砖石搭配要有错落有致,平面要有立体凹凸效果又不感觉杂乱。

屋面筒瓦铺设:闽南古建筑筒瓦屋面铺设为一筒三瓦铺设工艺,面积较大屋面采用挂线(0.5cm线)和靠尺法,保证筒瓦平面顺直,竖向有凹弧,控制难点主要为如何保证每一条筒瓦线平面顺直和竖向弧度整体统一,因此在筒瓦铺设铺设特别要求铺设工人要有一定的功底和经验。

燕尾脊:燕尾脊为堆砌,燕尾采用瓦砖进行切割,切割形状需与整体屋脊协调(一般靠工人的经验),尾脊堆砌时要用烧结红砖避免抹灰面裂缝,屋脊两侧的翘起高度和脊线的弧度是控制的关键。脊装饰抹灰面砂浆干后要有复古的感觉。

“小山丛竹”复建力求恢复原貌,闽南红砖古厝,红砖红瓦,展示传统闽南建筑之美。

▲红砖古厝

山墙灰塑和亭子戗脊捲头:灰塑先用水泥纯浆粗丕人工塑性,待水泥干后用白灰掺水泥细作成型,灰塑干后的颜色效果要与旧砖统一协调。戗脊捲头先用6mm钢丝弯曲成型后用水泥浆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宣纸造粗丕形状,待水泥砂浆干后养护两天,放置亭子屋面上用白灰掺水泥细作成型。

园林绿化打造

再现“翠竹环绕”园林景观

据史料记载,“小山丛竹”原有低矮山丘,翠竹环绕、古木参天,环境极为幽雅。复建工程的园林景观营造方面,由泉州园林绿化专家跟进把控,在保留现有乔木的基础上,打造以竹为主的核心景观。

在竹子的选择上:中轴线和围墙四周用散生竹,如花叶唐竹、黄皮刚竹;建筑周边点了一些丛生竹,如小琴丝竹、佛肚竹、泰竹。

▲“竹”景

打造“四季变换”绿化主题

“小山丛竹”点睛之处在于以各类竹子为主的景观,这也是我们园林营造的重点。其他植物种类按照园区历史文化公园定位来搭配。在设计中选用乡土树种为主,园区内部打造“春、夏、秋、冬”四处景色。

▲植物绿化

不二祠到游客服务中心周围为春景区域,敬亭周围为夏景区域,诚正堂周围为秋景区域,主入口周围为冬景区域。春景区域主要乔木为刺桐;夏景区域乔木为凤凰木、莲雾、白兰、乌桕、红花重瓣安石榴;秋景区域为丹桂、银桂、金桂、无患子、铁冬青;冬景区域为松、竹。

挖掘文化资源,展现泉州人文魅力

“小山丛竹”是多数泉州人心中的文化情结,恢复这一文化胜景是泉州古城保护迈出的重大一步,也将是展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扇窗口。

在历史文化园建设过程中,建设“圣人碑”和“圣人亭”,契合“满街都是圣人”的历史景象,使之成为游客打卡的文化景点、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闲场所和城市精神的交流基地。

经过各参与方的精心打造,“小山丛竹”将重现昔日的景观风貌,为泉州“古城双修”再添一张靓丽的名片。

参考文献

[1]苏黎明陈智勇《小山丛竹书院》-01-07

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